中央书院

此足迹位置是歌赋街44号 – 已拆卸的中央书院

史钊域博士(Dr. Frederick Stewart,1836年10月17日-1889年9月29日)生于苏格兰,在虔诚的传统苏格兰农民家庭长大,1859年于阿伯丁英皇学院(King’s College, Aberdeen)一等道德哲学毕业(Moral Philosophy)。毕业后,进入阿伯丁神学院修读神学,一心成为苏格兰长老会的牧师。于1861年,博学的史钊域被一则征聘所吸引,职位是于香港即将成立的新官立学校「中央书院」(The Central School)任掌院(亦即是校长)一职,并须兼任政府的督学,职责是在港督任命的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管理整个小岛的教育制度。廿五岁的史钊域甘愿放弃成为牧师的明确目标,带着他的专业由修咸顿港启航前往香港,抵港时为1862年2月15日,然而当年的香港乃是一个高犯罪率及前景不明朗的新殖民地岛屿。他有此举可追溯源于非常虔诚的成长环境,注定要接受使命,况且他认为发展「西式教育」与扩展基督教密不可分。再者,他也着迷于了解新文化和学习新语言的挑战。

他于1862至1881年间担任中央书院的掌院,说得一口纯正流利的粤语,服务了书院20年。被誉为「香港公立教育之父」的他,通过为本地华人学生提供普及教育,促进华洋交通发展,让华人了解及减低对统治者的误会。他深受同是阿伯丁英皇学院毕业的理雅各牧师(Rev. James Legge)的教育思想所影响,将中央书院定为一所任何阶层人士都有同等机会入读的平民化学校,主张中英双语教育,支持华人学习自己的语言及文化,保持中国人身份同时接受西式教育,使香港推行了公共教育制度。

1862年创办的中央书院,其校舍位于歌赋街44号,是香港第一所提供现代西式教育的官办及全资中学,在香港未成立首间大学(即香港大学)之前,该书院为当时最高程度的中学,培育出大批尽是政商各界抢聘的中英双语人材,不少毕业生成为社会的领袖人物,名留中国及香港历史,身居要职甚具影响力。孙中山先生也曾于1884至1886年间入读中央书院,因其兄把他召回檀香山,未有毕业便离校了。而书院歌赋街旧址也被古物古迹办事处纳入为孙中山史迹径之内。书院于1889年由歌赋街迁往鸭巴甸街及荷李活道交界处的新校舍,原址改建后,曾被多间学校使用。同年,该书院改名为「维多利亚书院」(Victoria College),后于1894年改为「皇仁书院」(Queen’s College)。1950年再迁往铜锣湾高士威道新校至今。

史钊域是位称职和能干的校长,使中央书院渐渐广受本地居民欢迎,申请入读人数远超收生限额。他更在书院创校后第七年,即1869年举办首届颁奖日嘉许优异的学生,又公开试题及学生答卷,供访校嘉宾与公众查阅。他也曾将圣经课程引入书院,但最终搁置,因为他认为老师对圣经的认识未足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圣经知识,所以未能藉此有效地达致传播福音的目标。

他亦同时兼任政府的督学,于1873年推出《书馆补助条例》,制定所有学校的教学基本条件标准。他建议不干预学校向学生传教,又支持修订条例与教会合作,邀请教会学校加入,让学校能获取政府资助。

他于1881年离开中央书院后,转任到其他政府部门继续在港服务,最后擢升为辅政司。可惜于1889年,署任署理港督期间病逝,终年52岁,安葬于香港跑马地坟场,墓地在S.23段,他跟多位来港的宣教士一样,病逝于宣教之地,亦安葬于宣教之地。为纪念他贡献香港教育,香港圣约翰座堂陈列了一块彩绘玻璃,可惜于二次大战期间被毁。湾仔的「史钊域道」以他为名,纪念他带着专业前来蛮荒之地作生命见证。而皇仁书院第九任校长司徒庄先生(Mr. John Stokes)更在其任内,于书院开展了周年探访史钊域校长之墓的传统。

资料来源:

[1] Bickley, Gillian.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997), p.108.

[2] Stephen Evans. “Review of Gillian Bickley (1997).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2 (1998), p. 137–142.

[3] Raphaël Jacquet, “Review of Gillian Bickley (1997).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China Perspectives 17 (1998), p. 49.

[4] Queen’s College History Museum (Hong Kong). “People of QC”. From website:  https://www.qc1862.org/qcpeople

[5] Joseph S.P. 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Prominent Figures in the Hong Kong Cemetery at Happy Valley.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2008), p.40-41.

[6] 浩然, “「香港大学堂」首任掌院来自苏格兰”, 基督教周报, 2002年9月29日, 摘自网页: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2/ta6016.htm

[7] 古物古迹办事处, “中央书院旧址” , 摘自网页: https://www.amo.gov.hk/b5/trails_sheungwan2.php?tid=15

[8] 浩然, “西医书院掌院大有来头”, 基督教周报, 2000年11月19日, 摘自网页: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0/ta2559.htm

[9] 萧国健; 沈思, 失落的历史, 香港史学会, (1996).

[10] 古物咨询委员会, “香港中央书院” , 摘自网页: https://www.aab.gov.hk/form/AAB123_A.pdf

[11] Stokes, Gwenneth. Queen’s College, 1862-1962. Standard Press. (1962), p.25.

[12] 喻本伐; 李先军. 拓展时期的香港教育(1860-1911年). (编) 方骏; 熊贤君. 香港教育通史. 龄记出版有限公司. (2007), p.112.

[13] Hong Kong Government. Grants-In-Aid.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73).

[14] 古物古迹办事处, “香港坟场平面图” , 摘自网页: https://www.amo.gov.hk/form/hk_cemetery_map(rev3b).pdf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