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圣衣堂

此足迹位置是湾仔星街1号 – 圣母圣衣堂

于1841年天主教传信部宣布香港为宗座监牧区,目的是为了传教及该教士兵与教友的精神需要。亦自英国政府于1842年拨出湾仔山坡予天主教作其于香港的首个坟场起,该监牧区一直见证着湾仔区的蓬勃发展,又成立一个直属教廷的传教区雏型。当年的湾仔区邻近海傍,是华洋杂处的运货区域,居民多是劳动阶层,龙蛇混杂,赌博和卖淫业猖獗,产生极多的社会问题,也正是教会提供相应服务的尚佳选址。及后坟场因不敷应用,陆续迁往跑马地,原址附近先后建有小圣堂、修院、学校、医院、弃婴院、盲女院、租予教友的棚屋等等,成为教友聚居之地,称为「进教围」(St. Francis Yard)。透过探索区内的日街、月街、星街及圣佛兰士街丰富的历史变化,有助认识天主教社区在进教围不可或缺的角色及理解传教士在城市传教的模式。

教友以当时位于进教围的圣堂圣方济各(沙勿畧)堂为宗教生活中心,圣堂周围不断发展提供不同服务应对湾仔区居民的需要。有分别来自法国及意大利的修女们协助慈善工作,包括照顾弃婴、残婴,提供教育及谋生技能,开办英、法语班,收容难民,救治病人,接济老人,育幼扶弱,助贫解困,庇护从良妇女,照顾失明、失聪人士,开设学校等等。原籍上海的朱斯德神父(Fr. Chu Stephanus)也筹建了圣若瑟疗养所,为华人提供善终宿舍,从他于1868年向罗马呈交的报告可知,他为疗养所筹得三千元作兴建费用,又在旁搭建了两座房屋,藉出租房屋来维持服务。数年后被高神父(Fr. Timoleon Raimondi, 1827-1894)收回作为课室,因而停办。当时的圣方济各堂可容纳200人,提供各项牧灵照顾,以传教为出发点,在背后支持着全职从事慈善工作的修女及教徒。

随着社会发展变更,也为进教围带来变化,当时香港开始研究稳定供电的方法并成立香港电灯有限公司。于1889年决定在湾仔兴建香港第一间发电厂,位于星街与电气街交界,附近设有办公大楼及员工宿舍,使今天的日街、月街、星街、光明街及电气街一带,成为除中环以外率先享有电力供应的地区。当中的光明街原是位于圣方济各堂旁的圣婴里(Holy Infant Lane),于进教围重建时,变成小巷并开辟成光明街。同样是比喻电力为该区带来光明,日街、月街和星街之名源自《三字经》中的「三光」有关「三光者,日月星」。历史中街名的变更恰巧也具有宗教的元素,让人联想到基督的真光,也示传教的工作为湾仔这较穷困的偏僻之地,驱走黑暗带来光明。面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发电厂于1922年关闭及拆卸,迁往较大规模的北角地区。同样地,天主教的服务也发展到跑马地,把整幅进教围地段卖掉,圣方济各堂也被拆卸了,留下湾仔的教友便以圣方济各医院小圣堂作堂区圣堂。

然而湾仔区教徒数目有增无减,上任不久的理雅各神父(Fr. Giacomo Zilioli, 1898-1960)发现小堂空间不足,唯有借用活动场地及每主日弥撒加开次数,但均不足以应付问题,所以于1932年与教友一起力求兴建新圣堂。直到1936年,牧区第四任代牧恩理觉主教(Bishop Enrico Valtorta, 1883-1951)感到进教围教徒的决心,虽在没有土地及资金的情况下,但仍答允重建湾仔区的圣堂,并委派副主教戴遐龄神父(Fr. Antonio Riganti, 1893-1965)处理向港灯购买星街发电厂旧址地皮之事。当时港灯将其内地段2837号(Inland Lot No. 2837)分成四幅地皮,戴神父拣选了面积14500平方呎属最小的一幅,又以$47850的价钱于1939年12月达成协议,比原本港灯的开价5万8仟元折省了不少。而付款购下地皮的是一位进教围热心教徒,并慷慨地给予教会由理雅各神父督建圣堂。获得地皮后,教会开展建筑费筹募的工作,邀请社会贤达支持为已有近3千名教徒的湾仔区捐款,但因其时二战开始,兴建圣堂的工作故须停顿。战后教徒生活虽更穷困,却无碍他们和理雅各神父对筹建圣堂的渴望,恩主教于1947年重启建堂筹款经费计划。终在1949年举行圣堂奠基礼,建筑费用达30万2仟元,翌年7月楼高五层的圣堂在星街启用,命名为「炼灵堂」(Holy Souls’ Church),其后于1957年易名为「圣母圣衣堂」(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Church)。

圣堂建筑内设有基立学校,这是理雅各神父不懈地帮助该地区孩童的努力而成就的,于1951年开办为区内贫困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位于地下数层,还设有会所在内给教徒聚会活动,圣堂及神父宿舍则位于四、五楼。学校不仅开办上、下午校,也有开办夜校。上午校是私立学校,下午校则为津贴学校。圣堂与基立学校建成后,进教围一堂一学校的愿望也达成,成为宗教及教育生活并存的天主教社区,在湾仔区的传教史中,是举足轻重的角色。

资料来源:

[1] Hong Kong Catholic Diocesan Archives. “The Decree Establishing The Prefecture Apostolic of Hong Kong (1841)”. From website: https://archives.catholic.org.hk/Historical%20Documents/Paper%201/Paper1-index.htm

[2] 圣母圣衣堂. 天主足迹在湾仔. 摘自网页: https://b2fabe9e-5b19-4f7c-a11e-a8cd9d0fab89.filesusr.com/ugd/f63ba8_134b87820c9d4bafb38394e88e82cc45.pdf

[3] Hong Kong Catholic Diocesan Archives. “Deceased Clergy & Religious Brothers”. From website: https://archives.catholic.org.hk/In%20Memoriam/Clergy-Brother/S-Chu.htm

[4] 叶钧颂, 邓永成. “湾仔进教围的空间故事:香港城市发展轨迹中的天主教城市社区”. 天主教研究学报 No. 7 (2016), p. 155–177.

[5] 陈天权.“湾仔进教围的百年变迁”. 灼见名家. 2016年12月28日. 摘自网页: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7%81%a3%e4%bb%94%e9%80%b2%e6%95%99%e5%9c%8d%e7%9a%84%e7%99%be%e5%b9%b4%e8%ae%8a%e9%81%b7/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