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立教育之父

此足迹位置是湾仔史钊域道

享有「香港公立教育之父」美誉的史钊域博士(Dr. Frederick Stewart)是香港第一所官校「中央书院」的首任校长(时称掌院),由1862年开始服务书院直到1881年才卸下教育岗位,任内须兼任政府的督学,负责监察及督导所有香港学校。修读神学的他出生于1836年,是苏格兰人,成长于传统虔诚农民家庭,对他影响深远的是身为长老会热心教徒的祖父。又得到皆是阿伯丁英皇学院毕业的理雅各牧师(Rev. James Legge)的鼓励,年轻、受过良好教育并对教育充满热情的史钊域,踏上以专业身份来服侍拥有不同文化的香港居民之路。直至1889年在香港因病不治,下葬于跑马地坟场。为纪念他对香港所作出的贡献,湾仔「史钊域道」以他命名。

他以关爱香港中国人的心,带着杰出的专业才能来建立香港的教育事业。不少人对他的贡献作出高度评价,赞赏他比当时任何一位公众人物更加了解不同民族间如何建立关系,他接触来自中国、葡萄牙、印度、日本及西方国家的家庭,以致大家能构成一个多元的群体。打造中央书院成为跨文化的学习园地,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发挥个人的天赋才能,彼此融合地接受教育。在他任该书院校长之时,培养出多名具备现代知识及中西文化视野的双语精英,毕业生中不乏在社会上具有权力和影响力的知名人物,当中包括何启爵士、胡礼垣、韦玉爵士、何东爵士等。何启毕业后赴英取得医科学位及法律学位,回港成为大律师,以亡妻为名创办香港雅丽氏利济医院,又与白文信医生(Sir Patrick Manson)创办西医书院为香港培训医疗人才;胡礼垣拥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加上西式教育,建构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对中国维新多有建树;韦玉是首批留学西欧的名门望族,与何启同是当时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是热心参与社会公职的华人,包括保护被诱拐的妇孺及协助香港鼠疫间华人社区的疫情控制;何东是著名商人及慈善家,投资众多重要企业,曾走访内陆各地方军阀为平息中国内战出力,获批准在中环半山居住,其影响力可想而知。孙中山先生也是于史钊域当校长时入读中央书院,直到1886年转校。在华人的社会里,人们都尊敬史钊域作为学者、老师、行政管理的几个身份。学校里面的教师,认为他立下美好的榜样,欣赏他作为出身英国著名学府的学者,甘愿来港指导文化滞后的中国年青人。

他待人处事被受赞许,形容他有礼、温静、忍耐、包容、坚持但富弹性、宽容而富同情心。除了政府的职位以外,他也投身义务工作,也曾帮助一些遭拐带而卖入青楼的女子,又与当时的首席大法官司马理爵士(Sir John Smale)联合为妹仔奴婢抱不平。

他在任政府的督学期间,为改善乡村学校质素,走访偏远的乡村视察,为乡村学校制定年度考试,竭力督导乡村学校确保教学质素达到要求,每月检视乡村学校。为提升乡村学校水平及确保师资合乎规格,他让成绩优异的中央书院学生成为乡村学校的教师。同时为提高乡村学校的学生追求学术成就,容许学生们参加中央书院入学考试,让有志于学的小伙子均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

他提倡公平公开考试制度的同时,也主张向教会学校等办学团体提供津贴维持设施及教师教学质素。取得教会合作,制定津贴计划,推行补助学校计划,目的在于为教会学校提供政府补助资金协助其在香港办学。其后,他更成功向政府争取增加拨款资助参与补助计划的学校。

他是一位对教育充满热诚的教育家,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香港的教育事业。为教导及了解本地学生,他虚心学习粤语,结果有助他日后于香港的发展及升迁。卸下他的教育工作后,继续服务于其他政府部门,于1881年转任警察裁判司,处理多元民族间的纷争,不偏袒任何一方,竭力维持公正。未几升迁为总登记官,任内负责解决因中法战争华工发起的罢工问题。最后擢升为辅政司,于1887年,时任港督德辅爵士正式委任他为辅政司。同年,出任刚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掌院。当时西医书院(即现今香港大学的前身)是香港最高的学府,一般由城市中最高级官员担任。他在任辅政司期内,不减其对教育工作的热忱。他为中央书院兴建新校舍筹划,又为政府建立女子官立学校提供意见。他认为中央女书院应该暂时以英语授课为教学基础,原因是当时没有足够通晓中文的外籍女老师,需让老师有足够时间学习中文。除此之外,他也需要规划香港内政,并指出政府需要兴建电车及房屋安置大量由中国迁往香港的人口。可惜的是他于1889年任上猝逝,终年只有52岁,超过半生服务香港,遗体没有运回故乡,下葬于香港。在香港圣公会圣约翰座堂的北翼,曾于战前立有一扇彩绘玻璃窗户纪念他,尽管他与香港圣公会首任会督施美夫主教(Bishop George Smith)在教育上多有纷歧,然而两者均对香港教育的现代化贡献良多。

资料来源:

[1] 浩然, “西医书院掌院大有来头”, 基督教周报, 2000年11月19日, 摘自网页: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0/ta2559.htm

[2] Joseph S.P. 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Prominent Figures in the Hong Kong Cemetery at Happy Valley.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2008), p.40-41.

[3] Queen’s College History Museum (Hong Kong). “People of QC”. From website:  https://www.qc1862.org/qcpeople

[4] Bickley, Gillian.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997), p.2-6.

[5] 古物古迹办事处, “中央书院旧址” , 摘自网页: https://www.amo.gov.hk/b5/trails_sheungwan2.php?tid=15

[6] 喻本伐; 李先军. 拓展时期的香港教育(1860-1911年). (编) 方骏; 熊贤君. 香港教育通史. 龄记出版有限公司. (2007), p.112.

[7] 罗婉娴. 香港西医发展史(1842-1990).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8), p.79.

[8] Stuart Wolfendale. Imperial to International: A History of St John’s Cathedral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 p.68.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