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方傳道會

此足跡位置是中環炮台里 1號 – 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Former French Mission Building),位於中環炮台里,1989年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1997-2015年為香港終審法院所在地。
大樓前身名為「莊士敦樓」,初建於1843年,1890年更名為「比更士菲樓」(Beaconsfield House),以紀念當時英國首相拱北爵士,所以華人一般稱「拱北樓」。大樓屬於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同風格的建築現時在香港已所剩無幾。整座大樓以花崗石和紅磚蓋成,樓高三層,並附有地窖及角樓,而北面有一座圓頂的小教堂。
1915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該座建築物,重建作為行政總部之用途,修葺工程於1917年3月完成,外觀一直維持至今。日治時期曾徵為日本憲兵總部。1953年,香港政府購回大樓,供不同的部門使用。
大樓的外牆現時依然保留着當年的若干標誌,其中一個是「MEP」。M的法文原字,相當於英文的mission,即是「使命」;E相當於extra-territory,即是「海外」;P就是Paris,即「巴黎」。整個標誌就是巴黎外方傳教會。
巴黎外方傳教會是一個法國天主教的男性使徒生活團,由兩位法國籍在安南(今越南)的主教方主教(Fr. Pallu)和朗伯爾主教(Lambert de la Motte)於1660年在巴黎創立的,先有修道院,專門培育前往中國、安南等亞洲地區的會士。總部設於巴黎,1664年得到羅馬教廷正式批准。與傳統的修會不同,傳教會全力往海外傳教。最初,辦事處初設於澳門,1847年遷移到香港,設在中環史丹頓街。他們是繼方濟會士抵港的第二批歐洲修士,應當時在香港同屬巴黎外方傳教會修士的科嘉主教(Theodore-Augustin Forcade)之邀前來。所以當1851年科嘉主教退休後,這些修士大都轉往廣州或日本,他們等待已久的目的地。只有一人留任為聖保祿仁愛會「聖童之家」的神父。
1885年傳教會把設在澳門的納匝肋修院遷來香港,向太古洋行購地,在薄扶林道(今薄扶林花園附近)建太古樓,並設立納匝肋印書館,為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教會印刷有關書籍。也為方便員工教友,興建露德聖母堂並附設學校。1953年,傳教會撤離中國,印書館隨之關閉。今日,露德聖母堂則移到置富徑。
該會在香港留下的建築尚有在港島薄扶林村附近的伯大尼修院和今日的香港大學的大學堂。
伯大尼教堂(Béthanie)於1875年建成,本供東亞區傳教士病後休養之用。1953年傳教會撒離中國後,修院的療養院角色逐漸減低。1974年傳教會出售物業予地產商,本計劃拆卸興建住宅,其後為香港政府購入,於2013年列為古蹟。現供香港演藝學院使用,為伯大尼校園。修院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工人住宿區三部分組成,其中以小教堂最具特色,是美侖美奐的哥德式建築,可供借用作舉行婚禮之用。
至於香港大學大學堂,屬傳統住宿舍堂之一,毗鄰薄扶林水塘,揉合了都鐸及哥德式建築風格。本是蘇格蘭商人德格拉斯(Douglas Lapraik)於1861年所建成,1894年由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易名為拿撒勒樓,並進行大規模重建。二戰香港淪陷,曾被日軍徵用。傳教會淡出香港後,香港大學將之購入,1956年開始用作大學男生宿舍及命名為大學堂至今,於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建築。
巴黎外方傳教會至今,一直履行當年教廷的指引:要將信仰帶給人,而不是文化;不單要保護當地文化,更要適應和學習。這與傳統的傳教工作略有差別。
2008年10月1日傳教會在香港主教座堂慶祝該會創立以及到亞洲傳教350周年,該會香港區會長林銘神父表示,感謝上主讓傳教會在亞洲傳教350年,建樹地方教會,今日亞洲教會能在世界各地活躍地參與傳教工作,這表示亞洲教會已經逐漸成熟,是可喜的現象。可參:
認識巴黎外方傳教會(全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PibDr3zkM
https://www.hcd.org.tw/index.php/2013-10-23-09-46-61/2014-04-02-11-18-22/1009-2015-07-29-07-39-43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