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書院

此足跡位置是歌賦街44號 – 已拆卸的中央書院

史釗域博士(Dr. Frederick Stewart,1836年10月17日-1889年9月29日)生於蘇格蘭,在虔誠的傳統蘇格蘭農民家庭長大,1859年於阿伯丁英皇學院(King’s College, Aberdeen)一等道德哲學畢業(Moral Philosophy)。畢業後,進入阿伯丁神學院修讀神學,一心成為蘇格蘭長老會的牧師。於1861年,博學的史釗域被一則徵聘所吸引,職位是於香港即將成立的新官立學校「中央書院」(The Central School)任掌院(亦即是校長)一職,並須兼任政府的督學,職責是在港督任命的教育委員會指導下,管理整個小島的教育制度。廿五歲的史釗域甘願放棄成為牧師的明確目標,帶著他的專業由修咸頓港啟航前往香港,抵港時為1862年2月15日,然而當年的香港乃是一個高犯罪率及前景不明朗的新殖民地島嶼。他有此舉可追溯源於非常虔誠的成長環境,注定要接受使命,況且他認為發展「西式教育」與擴展基督教密不可分。再者,他也著迷於了解新文化和學習新語言的挑戰。

他於1862至1881年間擔任中央書院的掌院,說得一口純正流利的粵語,服務了書院20年。被譽為「香港公立教育之父」的他,通過為本地華人學生提供普及教育,促進華洋交通發展,讓華人了解及減低對統治者的誤會。他深受同是阿伯丁英皇學院畢業的理雅各牧師(Rev. James Legge)的教育思想所影響,將中央書院定為一所任何階層人士都有同等機會入讀的平民化學校,主張中英雙語教育,支持華人學習自己的語言及文化,保持中國人身份同時接受西式教育,使香港推行了公共教育制度。

1862年創辦的中央書院,其校舍位於歌賦街44號,是香港第一所提供現代西式教育的官辦及全資中學,在香港未成立首間大學(即香港大學)之前,該書院為當時最高程度的中學,培育出大批盡是政商各界搶聘的中英雙語人材,不少畢業生成為社會的領袖人物,名留中國及香港歷史,身居要職甚具影響力。孫中山先生也曾於1884至1886年間入讀中央書院,因其兄把他召回檀香山,未有畢業便離校了。而書院歌賦街舊址也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納入為孫中山史蹟徑之內。書院於1889年由歌賦街遷往鴨巴甸街及荷李活道交界處的新校舍,原址改建後,曾被多間學校使用。同年,該書院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後於1894年改為「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1950年再遷往銅鑼灣高士威道新校至今。

史釗域是位稱職和能幹的校長,使中央書院漸漸廣受本地居民歡迎,申請入讀人數遠超收生限額。他更在書院創校後第七年,即1869年舉辦首屆頒獎日嘉許優異的學生,又公開試題及學生答卷,供訪校嘉賓與公眾查閱。他也曾將聖經課程引入書院,但最終擱置,因為他認為老師對聖經的認識未足以向學生傳達正確的聖經知識,所以未能藉此有效地達致傳播福音的目標。

他亦同時兼任政府的督學,於1873年推出《書館補助條例》,制定所有學校的教學基本條件標準。他建議不干預學校向學生傳教,又支持修訂條例與教會合作,邀請教會學校加入,讓學校能獲取政府資助。

他於1881年離開中央書院後,轉任到其他政府部門繼續在港服務,最後擢升為輔政司。可惜於1889年,署任署理港督期間病逝,終年52歲,安葬於香港跑馬地墳場,墓地在S.23段,他跟多位來港的宣教士一樣,病逝於宣教之地,亦安葬於宣教之地。為紀念他貢獻香港教育,香港聖約翰座堂陳列了一塊彩繪玻璃,可惜於二次大戰期間被毀。灣仔的「史釗域道」以他為名,紀念他帶著專業前來蠻荒之地作生命見證。而皇仁書院第九任校長司徒莊先生(Mr. John Stokes)更在其任內,於書院開展了週年探訪史釗域校長之墓的傳統。

資料來源:

[1] Bickley, Gillian.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997), p.108.

[2] Stephen Evans. “Review of Gillian Bickley (1997).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2 (1998), p. 137–142.

[3] Raphaël Jacquet, “Review of Gillian Bickley (1997).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China Perspectives 17 (1998), p. 49.

[4] Queen’s College History Museum (Hong Kong). “People of QC”. From website:  https://www.qc1862.org/qcpeople

[5] Joseph S.P. 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Prominent Figures in the Hong Kong Cemetery at Happy Valley.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2008), p.40-41.

[6] 浩然, “「香港大學堂」首任掌院來自蘇格蘭”, 基督教週報, 2002年9月29日, 摘自網頁: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2/ta6016.htm

[7] 古物古蹟辦事處, “中央書院舊址” , 摘自網頁: https://www.amo.gov.hk/b5/trails_sheungwan2.php?tid=15

[8] 浩然, “西醫書院掌院大有來頭”, 基督教週報, 2000年11月19日, 摘自網頁: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0/ta2559.htm

[9] 蕭國健; 沈思, 失落的歷史, 香港史學會, (1996).

[10] 古物諮詢委員會, “香港中央書院” , 摘自網頁: https://www.aab.gov.hk/form/AAB123_A.pdf

[11] Stokes, Gwenneth. Queen’s College, 1862-1962. Standard Press. (1962), p.25.

[12] 喻本伐; 李先軍. 拓展時期的香港教育(1860-1911年). (編) 方駿; 熊賢君. 香港教育通史. 齡記出版有限公司. (2007), p.112.

[13] Hong Kong Government. Grants-In-Aid.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873).

[14] 古物古蹟辦事處, “香港墳場平面圖” , 摘自網頁: https://www.amo.gov.hk/form/hk_cemetery_map(rev3b).pdf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