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列啫士街公理堂對面,是歷史悠久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啫士街會所,原名為中央會所。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是全球基督教青年會運動的其中一員,本著「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聯合同道,推廣天國,致力倡導及培育青年肩負社會責任。香港青年會的存在,對培育青年、促進當時香港的新文化運動,可說貢獻很大。
1901年,一批教會的信徒領袖和牧者,如馬應彪、馬永燦、王國璇、王棠、郭泉、林護、郭樂、張祝齡等,不少在外國信主,認識西方事物,在國外曾參與青年會的活動,這是當時國外很受歡迎的青年組織。為讓香港的華人有機會認識青年會,參與各項活動,在香港購地興建會址,創辦青年會。
1905年,約翰麥花臣(John McPherson)從加拿大來港,擔任香港青年會的總幹事,負責開拓。他一直服侍了三十年,直到1935年退休為止。麥花臣攻讀哲學和神學,活躍於會社活動,曾到偏遠的海島當宣教士,又做過監獄事工、校園工作、扶助弱勢群體等全人關懷的工作。他把這些經驗帶來香港,在青年會開辦多元性的活動,解除華人對基督教信仰的戒心。
他帶領青年會銳意用軟性的方式,創辦很多有益身心的項目,提升香港華人的文化視野,擴闊世界觀;又有夜間課程,為在職的人士提供進修機會,增長知識和職業技能。當然,少不得的是聖經班。藉著這些服務,在身心康健、社交、靈性和職業上,帶來全人的關顧,並使人認識基督。因為貢獻良多,政府把位於旺角的麥花臣遊樂場及麥花臣場館都以他來命名。
成立早期,是中、西合一的年代,稱為「香港基督教青年會」,只是分為「華人部」和「西人部」。初期租用德輔道中27號作為集會場地,開辦「漢文日館」,這是日後辦學的基礎,同時也繼續為青少年提供各類活動及服務。至1908年,兩部分別擴展為獨立的青年會,華人部於1911年定名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因為會員數目日增及事工拓展,於1910年,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決定自建會所,建築費得到北美協會以及本地多位華商合力捐款籌集,選址中環樓梯街,因為當時本區很多華人聚居,加上1913年已在附近的必列啫士街設立學生宿舍,故定址此處。1915年動工,1918年落成,樓高六層,以清水紅磚為外牆,成為外貎的一大特色,更加入中式琉璃瓦以及兩側入口的中式牌坊為設計元素,是一所中西合壁的建築。
會所建成後,稱為中央會所,設為青年會的總部,也是當年華人聚集的主要場所。會所內設有大禮堂、交際室、西餐廳、小講堂、健身室、會友宿舍、圖書館、游泳池、漢文日校、工商夜校等,不但設計前衛,服務多元,設施也呼應了奠基石上所刻的「甘為眾役‧致眾獲救」兩句格言。尤其所設的冷暖水泳池以及懸空的鑊形跑道,是全港首見,不僅提供最前衛的運動設施、健身服務以及接觸西方玩意的機會,更配合當時社會提倡「體育救國」的理念。這兩個設施至今仍然開放供會員使用。
由於設備完善,二十世紀初期很多重要的活動和大規模的演講、展覽都在此處舉行。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1927年,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應青年會與香港大學的邀請,在此處發表了兩場演講,推動白話文,大禮堂600多個座位均無虛設。1936年,為改變華人奢侈婚嫁的風俗,又在此舉辦全港第一次集體婚禮。此外,青年會多屆會長、董事及夫人都積極參與當時香港的「反蓄婢運動」,創辦者之一的馬應彪,其夫人馬霍慶棠更是香港反蓄婢運動主要的女將,其後她也協助創辦香港女青年會。所以,青年會被稱為在香港傳播新文化思想的先驅。
香港日治時期,中央會所被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暫停一切活動,只集中救傷工作和收容居民避難,更把游泳池的水抽乾供防空署(Air Raid Precaution Department)的志願人士休息。香港重光後,會所積極恢復各項服務,並繼續拓展。
1966年,九龍窩打老道23號樓高20層的窩打老道會所大厦落成,總部遷此。但中央會所現仍用作社區中心及庇護工場,2009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18年11月慶祝一百週年,舉辦各項活動與市民同歡。
今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在港九各區都設有會所、在各大學成立青年會、開設庇護工場,從事社會服務;同時也開辦幼稚園、中小學、專業書院和基督教事工學院。實踐於1901年創立時的宗旨和目的:「按照耶穌基督的教訓,在青年人中,培養基督的品格,和建立基督服務的精神」。
可參以下各網頁:
https://www.ymca.org.hk/bsc/index-zh.php
https://www.ymca.org.hk/zh-hant/node/28
http://app1.rthk.org.hk/special/hkhistory/info.php?id=7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1/ta23322.htm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