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女學校

此足跡位置是羅便臣道76號 – 英華女學校

英華女子學校是理雅各牧師師母(Mrs. James Legge)於1846年創校,後來從中環遷到灣仔,至1891年和1894年曾兩度停辦。自牒喜蓮1891年出任校長後,即致力西摩道的建校工作,至1899年落成。

牒喜蓮生於英國,為倫敦傳教士,1888年從英國啟程來港,翌年初抵埗後首項工作乃學習艱深難學的中文,並受命接手倫敦會的灣仔女校,為提升學校規模,讓更多華人女孩有全人教育的發展,1900年把學校遷至倫敦會於般含道的基址,最初名為訓練學校,1920年才正名為英華女校。遷校和籌建新校的過程十分艱苦,包括建校異象不容易得到認同、欠缺同工以及資金籌捐困難。牒喜蓮甚至要繞過倫敦會的層級,超越其中男尊女卑的文化,以人格擔保直接向總會貸款,英華女學校才得以建立起來。牒喜蓮於1930年榮休,翌年病逝;可以說她一生奉獻予英華女校,專心從事宣教和教育工作。

下面摘取自英華女校60週年紀念刊物,由受惠者的親身經歷寫成,細緻描寫牒喜蓮校長愛學生的態度。

    1. 牒喜蓮要求學生用墨筆習字,每星期一用一個小時練習,先命令女生即席揮毫,審視有沒有裝法倒亂、先後失序,而且要運腕有力、坐姿端正、避免近視。書法中的橫、直、曲、撇、點、捺、趯、鉤也講究。牒校長只要看到學生心靜神酣,就喜溢眉宇,練習後又為學生預備美食。由此,可見她不但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亦希望學生傳承,中西並重。
    2. 她給學生的功課中有女紅刺繡和繪畫等。她們甚至會將畫稿寄去英國某些藝術館考驗,屢膺獎章。從這一點可以看到牒校長積極鼓勵女生發揮藝術恩賜,讓她們有多元智能的發展。
    3. 牒喜蓮又創辦幼稚園,在當時的社會,實在是開創幼兒教育的先河。開初還派鍾碧清女士遠赴福州協和幼稚園師範學校作專業裝備,畢業後才回港主理開發工作。可惜及後鍾女士體弱請辭,令校長大為惋惜,幸好有繼任人。不久從英國邀請樂喜姑娘來襄助。還創設女子師範班,培育師資人才。這些受訓過的老師,畢業後學界爭相聘用。
    4. 牒校長矢志終生服務教育,視學校為家庭,視學生為兒女。事事親歷親為,每夜多翻巡視宿舍,確定學生能熟睡,蓋好被子。
    5. 每逢主日或星期五的勉勵會,牒喜蓮必親自帶宿生赴會聽道。她有時發覺學生無心聽講,訊息如風過耳。返校後,她會忽然問起她們所聽過的題目、分段、要義。如果學生啞口無語,校長便肅然複述,囑咐牢記。可見她對基督教教育的執著。
    6. 她塑造的校風崇尚儉樸,如果發現有初來的女生,服飾華麗,要家傭替她挽書包,態度傲慢,校長就會曉以校訓規則。希望她們能養成自立能力,生活老實儉樸。
    7. 自幼稚園至中學,學校均可提供學費資助。辦學的崇高理想可見一斑,令人感激。如果不是她不求回報的辦學精神,在當年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中,許多女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的讀書。

2020年是英華女校的120週年紀念,從他們的校刊裡仍然看到牒喜蓮校祖的訓言:寸陰是惜(Time is precious, treasure every minute.)。而且,還看到近年的活動之中,學校鼓勵校友去到英國,尋找以前來港服侍該校的傳教士,與她們重聚。其中有一位已經離世的傳教士校長Miss Silcocks,幾經探索仍要找到她的墓碑,獻上花束和紀念牌匾。以此導人思源感恩,一反今日功利忘恩的風氣,顯出另類的教育素質,值得讚賞。

資料來源:

[1] 李志剛, “慶祝英華書院創校二百週年紀念 – 「基督教來華對中國的影響」—從校祖馬禮遜牧師創辦英華書院說起(下)”, 基督教週報, 第 2830期, 2018年11月18日.

[2] 浩然, “香港教會二十世紀的守望者—黃玉梅執事(九)”, 基督教週報, 第2624期, 2014年12月7日.

[3] http://media.hkcccc.org/picture.php?/4606

[4] Ying Wa Girls’ School 120th Anniversary – New Horizon 1900-2020, P.120.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