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男書院原本不是男校,而是為社會地位低微的女子而設的。早在1858年,由施美夫的夫人(Lydia Smith)開辦的。當時,她的丈夫施美夫牧師被英國聖公會差會(Church Mission Society)差派,作為維多利亞教區的主教,這個教區服侍的地域包括整個中國和日本,而教區的總部設在香港。要發展這麼遼闊的範圍,可想而知,施美夫主教非常忙碌,而且他經常要到處奔跑、考察、評估需要及機會、繼而建立事工。而他的太太很多時候要獨自留在香港的家裡照顧三個孩子,但施夫人總不忘記服侍香港人。
聖公會差會集中力量服侍社會基層需要,而施夫人就是在普羅香港社會中,看到有許多貧苦的婦女,命運坎坷,而傳統的中國家庭,女孩子沒有機會讀書,而香港仍然是個落後的漁港,她們的前景黯淡。於是,她與英國遠東女子教育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合作,由羅便臣總督夫人(Lady Robinson)擔任贊助人,在1858年建立了一所全日制女校。所有學生都住在校舍裡,可惜惹來非議,認為這些女子接受了英國式教育,能操英語之後,便會嫁給洋人。在這種懷疑之下,學校一度停辦,不過很快便重開。
而這種疑惑,在當時的香港處境,也是無可厚非的。十九世紀來港的洋人以男性為主,他們或聘用「蜑家妹」為家傭,或流連妓院,部分女子成為洋人妻妾,受到接濟和保護,被稱為「涉外婚婦」(protected women),他們所生的孩子就是香港第一代的歐亞混血兒。洋人或已有家室,甚少將華籍妻妾及其子女接回本國,這批歐亞混血兒遂在母親的撫養下成長。
這間學校在1860年,改為男女寄宿學校,按意思翻譯,名字叫教區本地女子訓練學校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1863年遷往東邊街現址,即現時的般含道官立小學。
在1866年改名,意譯為教區女子學校(Diocesan Female School),由於當時有些女生成為情婦,產下私生兒女,學校遂演變成孤子院,而在1869年再度改名,意譯為教區家舍及孤子院(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華人按校舍外貌稱為曰字樓孤子院,有男女宿生23人,學習中英語文。
1877年接受香港政府補助,轉為男校。當年,中央書院助理校長卑士先生(Mr. G. H. Piercy)出任校長,在任40年,華人稱書院為「卑士書院」,因卑士稍微瘸腿,故被蔑稱「阿跛書館」。而「拔萃」之名,相信是按照同卑士近似的語音,轉換成一個意思高雅的稱號。
該校在1880年,得到一位從印度移居香港的商人保羅·遮打(Paul Chater)捐贈相鄰地段供擴建,由於地方不敷應用,學生活動要前往昂船洲或荔枝角進行,或到城西公園(West End Park,今聖士提反女校校址),又或去銅鑼灣皇后運動場進行球類活動。1883年11月,17歲的孫中山以「孫帝象」名字也曾入讀過拔萃書室,可惜因母親病危而長期缺課。翌年轉往中央書院就讀。 1888年,學生人數增至125人。
1892年,新大樓啟用,平面呈凹字形,下層以圓拱遊廊圍合,樓上為宿舍和衛生間,樓下為禮堂和操場。舊座用作儲物間、木工房、圖書館及醫療室,醫療室亦作校友的招待室,設備齊全。1917年引入「學生長」制度,書院紀律嚴格,例如宿生在夜間離開睡房即受打藤處分。每星期日宿生要到聖彼得堂崇拜,然後步行前往聖約瑟座堂進行晚禱。1922年,有110名宿生和271名走讀生,設立社堂制度。1923年,港府批出旺角23畝土地興建新校園。1926年,新校舍啟用,一直沿用至今日。遷校前的著名校友繼有華人代表羅旭龢爵士,他曾任香港立法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還有養和醫院創辦人關景良和院長李樹芬等。
資料來源:
[1] Philip L. Wickeri, Christi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Culture – Essays on 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i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P. 9
[2] Jane Lee, “Anglican Women and Social Service in Hong Kong –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and Continuing Legacy” in Christian Women i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Wai Ching Angela Wong and Patricia P. K. Chiu,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8), P. 41-42.
[3] 盧亦瑜,香港歷史系列 – 教學及活動資源套(香港: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2015),P.13.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