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童之家」起源於一位法國主教嘉祿.霍賓.鄭信(Charles de Forbin-Janson, 1785-1844)的呼籲,他構思了讓兒童幫助兒童的想法,發起法國的兒童每月為中國的兒童作出一點捐獻及祈禱,竟然得到很多人響應。更料想不到,他們的捐獻能夠援助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St. Paul de Chartres)在香港所創辦的育嬰堂。修女們將傳教和服侍社區緊密地結合起來,並將傳教服務站命名為聖童之家(Asile de la Sainte Enfance, Home of the Holy Childhood)。而這團體亦是第一間來港傳教的女修會。
聖童之家在灣仔成立,初期主要針對香港華人嚴重的棄嬰問題,提供慈善福利,在育嬰院內照顧被遺棄的孤兒。及後遷至一個更大的小區,面積覆蓋晏頓街、蘭杜街至李節街,南面是皇后大道東,北面是莊士敦道。未填海之前,這地段臨近海旁的。小區的服務逐步擴展,提供教育、護養老弱、殘障和婦孺等。再發展成為很具規模的慈善綜合服務站,設有工藝學院、盲童收容所、救濟院、醫院、見習修女宿舍和寄宿學校等等。
綜合服務的發展,起源於1847年12月,巴黎外方傳教會奧斯定.科嘉主教(Mgr. Augustin Forcade),他寫了一封信給沙爾德聖保祿修會,表達他對香港的崇高遠大夢想。希望修女們能在香港開辦的一間醫院給愛爾蘭官兵、一所學校給他們的兒女、一所收容所照顧華人棄嬰、還有一所技能培訓所,給當中收養的棄嬰,使她們日後能負責管理醫院及學校。
修會於1848年5月積極地回應了主教的請求,派遣4位修女,一同由法國乘船四個月來到香港,分別有三位法籍修女及一位屬英籍的初學修女,當中包括主教的親姊姊雅芳善.科嘉修女(Sr. Alphonsine Forcade)。
1848年9月,女修會開始展開在灣仔的工作。當年香港衛生環境欠佳,物資缺乏,修女們仍欣然接受被安頓於灣仔聖佛蘭士街的小茅寮居住,位處於前天主教墳場外。然而,修女們抵港後發現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棄嬰(特別是女嬰)。這是當時見怪不怪的民間陋習,大致是重男輕女和家境貧窮的原因,被拋棄的女嬰,猶如「廢物回收」一般,有些被人收集並賣到妓院換錢。有些則像「貨物」,被人撫養長大後,售賣給富裕家庭作妹仔或妾侍。
修女們展開工作後大概一個月,隨即接收棄嬰,拯救幼小生命,隨後兩個月,已收容了170名兒童。消息傳開後,吸引了很多基督徒也前來參與這項服侍,獲得本地及內陸的天主教家庭和教友支持,組織了支援隊伍,名為十字架的愛護者。修女除出錢接收棄嬰外,也收容殘障兒童,教導他們一套特有的手語作溝通。修女不單為收養的兒童提供住宿及日常所需,更為他們籌劃將來,教導他們基本的讀寫及計算能力。更提供教理培育及謀生技能,如縫紉衣服、枕頭套、通花花邊、及編織麻紗、剌繡等,外籍女士們都非常喜愛女童的製成品。當女童長大至適婚年齡後,修女再為她們安排理想的婚配,與熱誠的天主教青年成婚。
隨著當地援助個案增多,支出龐大,迫使修女用盡各項專業和善工去賺取金錢,如出售孤兒的針織手工藝、教授法文、義賣籌款等,以維持生計,又兼顧慈善。正當工作量遠超負荷時,其中兩位修女於1850年相繼因病離世,分別只有37歲及33歲,第一位英年早逝的正是科嘉主教的姊姊。
可喜的是,1851年修女獲准遷入灣仔海傍一所較舒適的房子,在皇后大道東23及24地段(Marine Lot 23-24)。這院舍設有小聖堂、聚會廳、寢室;一邊是課室,給鎮內幾位女士教授法文、還有宿舍、飯堂及男孩子的教室;另一邊亦有宿舍、飯堂及女孩子的教室等設施。漸漸形成一個傳教站的規模,傳教者的起居、工作都在那裡,又舉辦讀書班和崇拜,也會訓練當地居民及成長的信徒,全職地照顧入住的病人和難民等,自成一個獨立的社區。
1883年院舍增建兩座新翼,一座是聖堂,另一座是學校與修院,因擴建工程可收容更多嬰孩和兒童。同時也提供暫時的棲身之所,給過境的傳教士、受迫害、從國內逃亡來港的基督徒、沉船的生還者、病人、受傷的法國兵士、船員、颱風和海難的受害者等。
香港在1894年爆發鼠疫,帶來新的挑戰。她們所設的「喜樂之家」,便在此期間收留年老的患病長者。隨著社會的需要,修院於1898年開設了醫院,為貧弱的社群提供醫療服務。於1908年在跑馬地另建「加爾瓦略山」(Le Calvaire)會院來應付當時對醫療及藥物的需求。其後相繼將孤兒院與學校等服務設施遷往銅鑼灣新院,發展為現今的「聖保祿學校」,醫院也於1916年搬遷至銅鑼灣,並於1918年命名為「聖保祿醫院」。
資料來源:
[1] 夏其龍. “十九世紀天主教在灣仔的慈善工作”. 十九世紀天主教在灣仔的慈善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2016), p. 1–14.
[2] 申頌詩著, 馮彩華譯. “十九世紀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如何照顧灣仔的貧弱(1848–1918)”. 十九世紀天主教在灣仔的慈善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2016), p. 33–47.
[3]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聖童之家」晏頓街/蘭杜街/李節街”, 摘自網頁: http://catholic.crs.cuhk.edu.hk/Main/%e7%a0%94%e7%a9%b6%e9%a0%85%e7%9b%ae/19%e4%b8%96%e7%b4%80%e7%81%a3%e4%bb%94%e7%9a%84%e6%85%88%e5%96%84%e5%b7%a5%e4%bd%9c/%e7%81%a3%e4%bb%94%e7%9a%84%e6%85%88%e5%96%84%e5%b7%a5%e4%bd%9c/%e6%9d%8e%e7%af%80%e8%a1%97%e5%85%ac%e5%9c%92/
[4] 聖保祿學校,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在港服務簡史(1848 – 1999)”, 摘自網頁: http://www.spcspr.edu.hk/sistershkc.htm
[5] 聖保祿醫院, “醫院歷史”, 摘自網頁: https://www.stpaul.org.hk/en/index.php/about/history
(按圖放大)
(資料來自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