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利亞堂

此足跡位置是銅鑼灣大坑道2A號 – 聖馬利亞堂

繼馬禮遜牧師(Rev.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來華後,聖公會教徒也相繼抵達中國,而首批來華的是東印度公司所雇的牧職人員。聖公會於香港開埠翌年(1843)便委派史丹頓牧師(Rev. Vincent John Stanton, 1817-1891)前往香港,成為第一位殖民地牧師。他是英國海外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的傳教士,被差派來負責牧養僑居香港的各行業英籍人士,並在華人社會中展開福音工作。

按1849年《英王制誥》,維多利亞教區成立,擴展在香港、中國和其他地區的福傳事工。教區首任主教是牛津大學博士畢業的施美夫主教(Bishop George Smith, 1815-1871),他早年按牧,曾為英國海外傳道會來港考察通商口岸對開拓在華傳教的前景,促成香港成為該會差遣最多傳教士前往的地方,大力發展華人事工。第一間華人教堂香港聖公會聖士提反堂(St. Stephen’s Church)亦於1865年創立,專向華人傳道,開始改變傳統的概念──教堂只是為了西方人士而設。漸漸本色化的發展成為聖公會支持的趨勢,糅合中西建築特色的聖馬利亞堂(St. Mary’s Church)更可體現當中的變化,這是第5間華語聖公會教堂,於1937年完成修建,其別具一格的中式設計將基督教及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截然不同互相聯繫起來。

而聖馬利亞堂成立於1911年,服務銅鑼灣的大坑至今已經超過百年,不但照顧教友靈命需要又開拓福音工作,其後更推展至興辦教育,為主播下真善美的福音種子。教堂的發展來自英國傳教士晏氏(Miss Lucy Eyre)於1898年創立的晏氏棲留院(The Eyre Diocesan Refuge for Destitute Woman)。棲留院的設立旨在拯救當時社會中的妓女、蓄婢、妾侍等貧困無助的婦女,給她們教育、醫治、聽福音及重過新生活的機會。當年的大坑乃是遠離維多利亞城的漁村,最近的聖公會教堂已是位於般含道的聖士提反堂。其後,第五任維多利亞主教倫義華主教(Bishop Gerard Heath Lander, 1861-1934)十分支持這所棲留院,並會租用當年仍是剛投入服務的電車帶領棲留院婦女一同前往聖士提反堂參與主日崇拜。隨著越來越多的婦女來到棲留院,並且銅鑼灣的發展和人口不斷成長,加上公共交通仍舊不便,因此在該地區建立一所教堂變得十分必要。於1910年1月倫義華主教向政府請求在該區建立教堂並獲得批准,政府於1911年8月以960元的價格將銅鑼灣的地皮售予教區。初時教堂之設計只是一座四個開間長度的瓦頂單層樓房,建築費連堂內設備耗資五千餘元,當中的四千元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撥捐。而教友主要是棲留院婦女及附近女教友等,故名聖馬利亞堂,以相傚馬利亞為婦女輩中的典範。

1918年一戰結束後,該區及其附近人口增多,必士小姐(Miss A. M. Pitts)開辦主日學,傳道機會漸盛,教友日增。何明華主教(Bishop Ronald Owen Hall, 1895-1975)於1932年被任命為第七任香港聖公會主教,有見當時教友漸漸增多之故,於1933年委派李求恩牧師(Rev. Lee Kau Yan)為聖馬利亞堂第一位駐堂牧師,專責堂務及至推進建堂工作,至組織籌建新堂委辦。當時曾向政府申請禮頓道保良局傍的連道地皮,但政府只批准給予教堂原址一幅較大的地皮重建新堂,於1936年興工,9月12日舉行動土禮,12月19日舉行奠基禮。在現時教堂副堂正門左側的奠基石內,藏有一鐵箱擺放了聖馬利亞堂歷史、籌備建築議案、動土相片及1936年9月12日秩序表、是日中西報(華僑日報、南華早報)、本港銀幣(五仙、毛子、大洋各一枚)、聖馬利亞堂二十五週年感恩典禮中西秩序禮文、奠基秩序表等珍貴資料。新堂建築期歷時十五個月之久,於1937年12月23日由何明華、莫壽增兩位會督主持開幕大典。新修建不足一年的副堂,便曾特許借予由夏之秋先生成立及當指揮的武漢男女合唱團,用作練習及住宿兩個多月之用,他們1938年9月來港宣傳抗日,更曾於在港期間創作抗戰歌曲,演出後再往新加坡去公演。

從收留無依無靠的華人婦女開始,到修建成現今我們看到中西融合的巍峨建構,新堂的特色設計內裡大有文章。時藉當年中國教會力倡本色化,又在何明華主教推動下,新堂採用稱為「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或「中國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現今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也是屬於這種糅合中西文化特色的宗教建築。別樹一幟的聖馬利亞堂,設計上的中國元素是建築師周耀年及李禮芝到北京參觀仿傚宮殿式設計之念,建築費尤為昂貴。紅磚綠瓦的外觀佈局上有多層斗拱和琉璃瓦頂的牌樓式山牆、堂頂上的蓮花金頂及其兩邊的龍形正吻,帶出宮庭的氣勢。大門前石階和兩旁石雕欄杆,充滿中國特色。呈長方形的禮拜堂卻屬典型西方教堂設計,坐東向西,日出陽光便照進教堂,末端位置安放聖壇,亦有彩繪玻璃窗,跟古代教會大禮堂的藍本一樣。四周的設計又加上中國吉祥圖案,如蓮花,鯉魚,卷雲和竹子之類,無論在牆、柱或長椅旁上,都裝飾了雲頭、雲錦的中式圖案,仿如置身於雲中。中殿的北面設有蓮花座講道臺,彫刻了一層雲形圖案圍繞其底部。每當進入教堂直望是從古代景教十架演變而來的十字架圖案,以下置有一張巨大的案桌作聖壇,聖壇上除了有百合花、聖經、十架、小麥、聖杯等彫刻外,還有富中國特色的圖案如鯉魚、蓮花、水波與江牙、飛鳥與小瓶等。教堂內外的設計心思,都嘗試運用中國文化之特色,讓華人能在中國教會裏敬拜,表現中西文化融合並存,突顯基督教的普世性,並非只屬於某一個民族。昔日傳教士的承擔,努力摸索融入華人社會文化的毅力,才有這嶄新且富中國色彩的聖馬利亞堂,此教堂更於2009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作「一級歷史建築物」。

資料來源:

[1] Hong Kong Sheng Kung Hui. “History of the Province”. From website: http://www.hkskh.org/content.aspx?id=12

[2] Hong Kong Sheng Kung Hui, Diocese of Hong Kong Island. “The Concise History of the Diocese of Hong Kong Island”. From website: http://dhk.hkskh.org/history.aspx

[3] 黃棣才. 圖說香港歷史建築 1920-1945.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5), p.96-97.

[4] 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本堂歷史”. 摘自網頁: http://dhk.hkskh.org/stmary/aboutus.aspx?id=25

[5] Philip L. WICKERI, Ruiwen CHEN. “Contextualization and the Chinese Anglican Parish: A Case Study of St. Mary’s Church, Hong Kong (1912–41)”. Christi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Culture: Essays on 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in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p. 135–151.

[6] 林永鏗, 郭文昭, 梁金培.“堂史〔創堂至1972年〕”. 聖馬利亞堂六十周年堂慶特刊. 1972年9月1日.

[7] 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蘇華先生 (1893-1958) – 聖馬利亞堂第一代教友及侍奉者”. 摘自網頁: http://100.stmarychurch.org.hk/worker_article.aspx?lang=2&id=809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