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祿女修會(Sisters of St Paul de Chartres)在香港受人注視,因為設有著名的女校和醫院,但她們的服侍不始於辦學,憐恤孤寡、助弱扶貧是她們來到香港最早的服侍。
修會的成立
修會源自法國。1696年,先有4位法國年青的女子帶著愛,到一條小村子裏教授女孩縫紉和烹飪,照顧窮人、兒童和病患者;其後,服務延伸到其他村子。1708年,法國沙爾德教區的主教保祿葛德馬烈(Bishop of Chartres, Mgr. Paul Godet des Marais),邀請了幾位年青女子到當地服務,同時也把自己的名字讓她們成立修會,稱為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鼓勵她們效法保祿(即保羅)的傳教榜樣。
修會的工作很快便發展到法國不同的地方,甚至遠離法國本土,1727年首次到從未有修會到過的南美洲的嘉應及法屬的圭亞那,當時這兩個是法國政府遞解戰俘、囚犯的殖民地。其後,於1848年,修會應香港代監牧科嘉(Theodore-Augustin Forcade)主教的邀請,派修女到香港。十多年後,於1860年,修會也派人到越南,並且伸展到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及菲律賓等地,在當地開辦孤兒院、學校、診所及療養院等,而香港則成為修會在亞洲的中心。300年後的今天,聖保祿修會的修女已分佈於五大洲中的26個國家。
修會在香港
在香港,1848年,4位修女在海上航行了4個月後,抵達香港,隨即投入照顧棄嬰的服侍。當時,灣仔已有不少天主教修會在此處展開慈惠工作。這地區華洋雜處,居民有貧困家庭、低層文職人士、單身的外籍人士,有黃色事業,也有不少棄嬰。修女招募信徒團隊一同悉心照料棄嬰,到了這一年終,已收容了170位兒童。由於孤兒、棄嬰人數日漸增加,1851年修會覓得灣仔區一所較大的房子,命名為「聖童之家」,因為得到法國「聖童之家」(Asile de la St. Enfance)的資助。修女對孤兒的照顧是「由搖籃到墳墓」,教他們讀寫、算術,也教謀生技能,和作教理的培育,其中有不少獲得本地及外地人士收養,也有為他們物色敬虔的婚姻對象。隨著開展各類的仁愛工作,也闢一處為「仁濟之所」收納傷殘、瞎眼和聾啞的人士,教之以生活上各種技能。
需要照顧的人增多,來到香港的修女也增多,而且除了要找合適的地方,也需要財政,遂向法國總部申請資助,也教授孤兒們製造花邊、刺繡等手工藝品出售,並且舉行賣物會等活動來籌款。1876年,修會為歐籍兒童開辦一個班級,教授法文等,取錄了12人,也開始了寄宿學校。
1894年,香港發生了一場嚴厲的淋巴腺鼠疫,病者以至死亡的人很多,孤兒驟然增多,老年人也失去依靠。修女領受了建立一所醫院的旨意,在毫無計劃下開始醫療的工作。1898年初,「聖保祿醫院」開幕。1908年也在跑馬地興建了「加爾瓦略山」會院,照顧患病的嬰兒和長期病患。
修會的仁愛工作不斷的擴大,到了十九世紀末,在灣仔開辦了修院、給獻身者的初學院、孤兒院、育嬰院、工藝室、教室、醫院及藥房等,還有一間寄宿學校。眾多的工作因土地的空間有限,發展受到阻礙。
在香港的擴展
到了1914年才有了轉機。一個棉紗廠計劃轉往上海發展,遂出售在銅鑼灣的一塊土地及廠房,修會得到贊助人的支持,以合理價錢購得,用了三年的時間,將這塊土地改變成為一個小社區,並把所有的工作都遷移到這個地方來。原有的棉紗廠的土地成了一間修院及初學院、一所孤兒院、一間英法文學校以及一間聖保祿醫院,至今,聖保祿醫院(俗稱法國醫院)、聖保祿書院、修院和基督君王小堂仍矗立在這片土地上。
二十世紀30年代後期,修女在九龍半島開始興建第一座房舍,開辦孤兒院和診所,其後發展成為聖德肋撒醫院。同時也在九龍、新界開辦學校。
時至今日,修會在香港負責2間醫院,1間護士訓練學校,4間中學,2間小學,1間幼稚園,2間幼兒園和兩所避靜院,為香港培育了很多人材。而願意委身服侍,成為修女的華人女子也不少。
福傳萬邦
香港的修女除在本地盡心服侍外,也到其他地區興辦慈惠工作。1960年11月,修女到了台灣,在桃園開始門診服務及牧民工作。五年後,建立了台灣聖保祿醫院。自此,在台灣落實服侍,至今有一間醫院和兩間宿舍。
修女也往澳洲,1986年在南威爾斯成立聖保祿國際書院,是一所男女寄宿學校。1992年在布里斯本成立「聖保祿村」,為高齡市民提供住宿,受照顧及幫助,也建有教堂。此外,也開拓了在悉尼的傳教事工和服侍。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的修女們,遵照上主的旨意,奉獻自己,拓展神國。她們帶著基督的愛,遠涉重洋,來到香港、中國等亞洲地區,不但幫助很多貧苦無依的人,醫治照顧病患,同時也把教理傳給他們,完成上主福傳萬邦的心意。
可參:
http://www.srspc.org.hk/tc/index.php
http://www.spcspr.edu.hk/sistershkc.htm
申頌詩著,馮彩華譯〈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在香港〉,夏其龍、譚永亮編《香港天主教修會及傳教會歷史》(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2011)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