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841年天主教傳信部宣佈香港為宗座監牧區,目的是為了傳教及該教士兵與教友的精神需要。亦自英國政府於1842年撥出灣仔山坡予天主教作其於香港的首個墳場起,該監牧區一直見證著灣仔區的蓬勃發展,又成立一個直屬教廷的傳教區雛型。當年的灣仔區鄰近海傍,是華洋雜處的運貨區域,居民多是勞動階層,龍蛇混雜,賭博和賣淫業猖獗,產生極多的社會問題,也正是教會提供相應服務的尚佳選址。及後墳場因不敷應用,陸續遷往跑馬地,原址附近先後建有小聖堂、修院、學校、醫院、棄嬰院、盲女院、租予教友的棚屋等等,成為教友聚居之地,稱為「進教圍」(St. Francis Yard)。透過探索區內的日街、月街、星街及聖佛蘭士街豐富的歷史變化,有助認識天主教社區在進教圍不可或缺的角色及理解傳教士在城市傳教的模式。
教友以當時位於進教圍的聖堂聖方濟各(沙勿畧)堂為宗教生活中心,聖堂周圍不斷發展提供不同服務應對灣仔區居民的需要。有分別來自法國及義大利的修女們協助慈善工作,包括照顧棄嬰、殘嬰,提供教育及謀生技能,開辦英、法語班,收容難民,救治病人,接濟老人,育幼扶弱,助貧解困,庇護從良婦女,照顧失明、失聰人士,開設學校等等。原籍上海的朱斯德神父(Fr. Chu Stephanus)也籌建了聖若瑟療養所,為華人提供善終宿舍,從他於1868年向羅馬呈交的報告可知,他為療養所籌得三千元作興建費用,又在旁搭建了兩座房屋,藉出租房屋來維持服務。數年後被高神父(Fr. Timoleon Raimondi, 1827-1894)收回作為課室,因而停辦。當時的聖方濟各堂可容納200人,提供各項牧靈照顧,以傳教為出發點,在背後支持著全職從事慈善工作的修女及教徒。
隨著社會發展變更,也為進教圍帶來變化,當時香港開始研究穩定供電的方法並成立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於1889年決定在灣仔興建香港第一間發電廠,位於星街與電氣街交界,附近設有辦公大樓及員工宿舍,使今天的日街、月街、星街、光明街及電氣街一帶,成為除中環以外率先享有電力供應的地區。當中的光明街原是位於聖方濟各堂旁的聖嬰里(Holy Infant Lane),於進教圍重建時,變成小巷並開闢成光明街。同樣是比喻電力為該區帶來光明,日街、月街和星街之名源自《三字經》中的「三光」有關「三光者,日月星」。歷史中街名的變更恰巧也具有宗教的元素,讓人聯想到基督的真光,也示傳教的工作為灣仔這較窮困的偏僻之地,驅走黑暗帶來光明。面對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加,發電廠於1922年關閉及拆卸,遷往較大規模的北角地區。同樣地,天主教的服務也發展到跑馬地,把整幅進教圍地段賣掉,聖方濟各堂也被拆卸了,留下灣仔的教友便以聖方濟各醫院小聖堂作堂區聖堂。
然而灣仔區教徒數目有增無減,上任不久的理雅各神父(Fr. Giacomo Zilioli, 1898-1960)發現小堂空間不足,唯有借用活動場地及每主日彌撒加開次數,但均不足以應付問題,所以於1932年與教友一起力求興建新聖堂。直到1936年,牧區第四任代牧恩理覺主教(Bishop Enrico Valtorta, 1883-1951)感到進教圍教徒的決心,雖在沒有土地及資金的情況下,但仍答允重建灣仔區的聖堂,並委派副主教戴遐齡神父(Fr. Antonio Riganti, 1893-1965)處理向港燈購買星街發電廠舊址地皮之事。當時港燈將其內地段2837號(Inland Lot No. 2837)分成四幅地皮,戴神父揀選了面積14500平方呎屬最小的一幅,又以$47850的價錢於1939年12月達成協議,比原本港燈的開價5萬8仟元折省了不少。而付款購下地皮的是一位進教圍熱心教徒,並慷慨地給予教會由理雅各神父督建聖堂。獲得地皮後,教會開展建築費籌募的工作,邀請社會賢達支持為已有近3千名教徒的灣仔區捐款,但因其時二戰開始,興建聖堂的工作故須停頓。戰後教徒生活雖更窮困,卻無礙他們和理雅各神父對籌建聖堂的渴望,恩主教於1947年重啟建堂籌款經費計劃。終在1949年舉行聖堂奠基禮,建築費用達30萬2仟元,翌年7月樓高五層的聖堂在星街啟用,命名為「煉靈堂」(Holy Souls’ Church),其後於1957年易名為「聖母聖衣堂」(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Church)。
聖堂建築內設有基立學校,這是理雅各神父不懈地幫助該地區孩童的努力而成就的,於1951年開辦為區內貧困兒童提供教育服務,位於地下數層,還設有會所在內給教徒聚會活動,聖堂及神父宿舍則位於四、五樓。學校不僅開辦上、下午校,也有開辦夜校。上午校是私立學校,下午校則為津貼學校。聖堂與基立學校建成後,進教圍一堂一學校的願望也達成,成為宗教及教育生活並存的天主教社區,在灣仔區的傳教史中,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資料來源:
[1] Hong Kong Catholic Diocesan Archives. “The Decree Establishing The Prefecture Apostolic of Hong Kong (1841)”. From website: https://archives.catholic.org.hk/Historical%20Documents/Paper%201/Paper1-index.htm
[2] 聖母聖衣堂. 天主足跡在灣仔. 摘自網頁: https://b2fabe9e-5b19-4f7c-a11e-a8cd9d0fab89.filesusr.com/ugd/f63ba8_134b87820c9d4bafb38394e88e82cc45.pdf
[3] Hong Kong Catholic Diocesan Archives. “Deceased Clergy & Religious Brothers”. From website: https://archives.catholic.org.hk/In%20Memoriam/Clergy-Brother/S-Chu.htm
[4] 葉鈞頌, 鄧永成. “灣仔進教圍的空間故事:香港城市發展軌跡中的天主教城市社區”. 天主教研究學報 No. 7 (2016), p. 155–177.
[5] 陳天權.“灣仔進教圍的百年變遷”. 灼見名家. 2016年12月28日. 摘自網頁: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7%81%a3%e4%bb%94%e9%80%b2%e6%95%99%e5%9c%8d%e7%9a%84%e7%99%be%e5%b9%b4%e8%ae%8a%e9%81%b7/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