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足跡活動簡介

這個延福足跡自由行主要介紹香港於1841年開埠以來傳教士、關愛使者、與第一代華人信徒在香港留下的足跡,讓我們看到上帝怎樣一直祝福香港這片土地。(所謂關愛使者是指那些沒有被差會差派,但老遠帶著專業服侍來為我們作僕役的門徒。)

先簡單講解19世紀香港社會狀況。政治方面,清政府因鴉片戰爭戰敗而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于英國政府。英國派員到香港殖民地管治,因而容讓各國人經商。法律方面,早期香港採用兩套法律,一套是港府按照本地情況而制定的英式法律,另一套是讓在港華人繼續採用大清律例,就算清朝滅亡了半世紀也繼續沿用。經濟方面,由於香港成爲自由轉口港,貨品由歐洲到香港中轉到廣州,由廣州到全中國大陸(或相反中國各地去到廣州,再來到香港,轉口去到歐洲)。傳教士亦見到,無論是牧養從西方來港的人士或傳福音給本地人,都需要有教會,開始了在香港扎根發展的服務。社會方面,因應當時英國殖民政府的積極不干預政策。英國人容易水土不服,所以偏向居住在較乾爽的山上;華人沒有該問題,所以聚居于山下。時任港督寶靈亦形容:“本地人和歐洲人幾乎完全隔離,兩個種族之間並沒有社交來往”。香港當時主要的經濟活動為外國通商,香港只有少數華人會接觸外國人,他們主要是擔當買辦(即中介人),負責擔當外國商人的翻譯及照顧他們起居飲食。其餘華人繼續“馬照跑,舞照跳”,從事漁業,家裏養殖禽畜,亦有學者認爲19世紀末華人缺乏公共衛生意識而導致後期的鼠疫肆虐。

既然積極不干預政策是港英政府的管治方針、既然英國人跟華人只有微小接觸,那麽爲何基督教這個“洋教”(基督教絕對不是洋教)的信徒數量今天會高達80萬?

今天我們就簡介傳教士在香港的足跡。今天會走過的歷史建築有幾個外國軟實力在港活動:包括英國的倫敦傳道會,聖公會差會,德國的巴色會(即現今的崇真會)與德國的巴勉會(即今天的禮賢會)。我們更加能夠看到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留下的足跡,不論是革命或是信仰上的。走過的不單是建築,而是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今日的香港人或華人又繼承了什麽。

讓我們一起實地重踏先賢的足印,來重溫上帝的國度如何透過傳教士和關愛使者降臨到香港這個貧瘠的小島,他們如何祝福香港人,叫我們思考,領受了他們的祝福之後,我們又如何成爲未聞福音人的祝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