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立教育之父

此足跡位置是灣仔史釗域道

享有「香港公立教育之父」美譽的史釗域博士(Dr. Frederick Stewart)是香港第一所官校「中央書院」的首任校長(時稱掌院),由1862年開始服務書院直到1881年才卸下教育崗位,任內須兼任政府的督學,負責監察及督導所有香港學校。修讀神學的他出生於1836年,是蘇格蘭人,成長於傳統虔誠農民家庭,對他影響深遠的是身為長老會熱心教徒的祖父。又得到皆是阿伯丁英皇學院畢業的理雅各牧師(Rev. James Legge)的鼓勵,年輕、受過良好教育並對教育充滿熱情的史釗域,踏上以專業身份來服侍擁有不同文化的香港居民之路。直至1889年在香港因病不治,下葬於跑馬地墳場。為紀念他對香港所作出的貢獻,灣仔「史釗域道」以他命名。

他以關愛香港中國人的心,帶著傑出的專業才能來建立香港的教育事業。不少人對他的貢獻作出高度評價,讚賞他比當時任何一位公眾人物更加了解不同民族間如何建立關係,他接觸來自中國、葡萄牙、印度、日本及西方國家的家庭,以致大家能構成一個多元的群體。打造中央書院成為跨文化的學習園地,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發揮個人的天賦才能,彼此融合地接受教育。在他任該書院校長之時,培養出多名具備現代知識及中西文化視野的雙語精英,畢業生中不乏在社會上具有權力和影響力的知名人物,當中包括何啟爵士、胡禮垣、韋玉爵士、何東爵士等。何啟畢業後赴英取得醫科學位及法律學位,回港成為大律師,以亡妻為名創辦香港雅麗氏利濟醫院,又與白文信醫生(Sir Patrick Manson)創辦西醫書院為香港培訓醫療人才;胡禮垣擁有濃厚的中國文化根基,加上西式教育,建構了他的「改良主義」思想,對中國維新多有建樹;韋玉是首批留學西歐的名門望族,與何啟同是當時定例局(即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更是熱心參與社會公職的華人,包括保護被誘拐的婦孺及協助香港鼠疫間華人社區的疫情控制;何東是著名商人及慈善家,投資眾多重要企業,曾走訪內陸各地方軍閥為平息中國內戰出力,獲批准在中環半山居住,其影響力可想而知。孫中山先生也是於史釗域當校長時入讀中央書院,直到1886年轉校。在華人的社會裡,人們都尊敬史釗域作為學者、老師、行政管理的幾個身份。學校裡面的教師,認為他立下美好的榜樣,欣賞他作為出身英國著名學府的學者,甘願來港指導文化滯後的中國年青人。

他待人處事被受讚許,形容他有禮、溫靜、忍耐、包容、堅持但富彈性、寬容而富同情心。除了政府的職位以外,他也投身義務工作,也曾幫助一些遭拐帶而賣入青樓的女子,又與當時的首席大法官司馬理爵士(Sir John Smale)聯合為妹仔奴婢抱不平。

他在任政府的督學期間,為改善鄉村學校質素,走訪偏遠的鄉村視察,為鄉村學校制定年度考試,竭力督導鄉村學校確保教學質素達到要求,每月檢視鄉村學校。為提升鄉村學校水平及確保師資合乎規格,他讓成績優異的中央書院學生成為鄉村學校的教師。同時為提高鄉村學校的學生追求學術成就,容許學生們參加中央書院入學考試,讓有志於學的小伙子均享有同等的入學機會。

他提倡公平公開考試制度的同時,也主張向教會學校等辦學團體提供津貼維持設施及教師教學質素。取得教會合作,制定津貼計劃,推行補助學校計劃,目的在於為教會學校提供政府補助資金協助其在香港辦學。其後,他更成功向政府爭取增加撥款資助參與補助計劃的學校。

他是一位對教育充滿熱誠的教育家,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香港的教育事業。為教導及瞭解本地學生,他虛心學習粵語,結果有助他日後於香港的發展及升遷。卸下他的教育工作後,繼續服務於其他政府部門,於1881年轉任警察裁判司,處理多元民族間的紛爭,不偏袒任何一方,竭力維持公正。未幾升遷為總登記官,任內負責解決因中法戰爭華工發起的罷工問題。最後擢升為輔政司,於1887年,時任港督德輔爵士正式委任他為輔政司。同年,出任剛成立的香港西醫書院掌院。當時西醫書院(即現今香港大學的前身)是香港最高的學府,一般由城市中最高級官員擔任。他在任輔政司期內,不減其對教育工作的熱忱。他為中央書院興建新校舍籌劃,又為政府建立女子官立學校提供意見。他認為中央女書院應該暫時以英語授課為教學基礎,原因是當時沒有足夠通曉中文的外籍女老師,需讓老師有足夠時間學習中文。除此之外,他也需要規劃香港內政,並指出政府需要興建電車及房屋安置大量由中國遷往香港的人口。可惜的是他於1889年任上猝逝,終年只有52歲,超過半生服務香港,遺體沒有運回故鄉,下葬於香港。在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的北翼,曾於戰前立有一扇彩繪玻璃窗戶紀念他,儘管他與香港聖公會首任會督施美夫主教(Bishop George Smith)在教育上多有紛歧,然而兩者均對香港教育的現代化貢獻良多。

資料來源:

[1] 浩然, “西醫書院掌院大有來頭”, 基督教週報, 2000年11月19日, 摘自網頁: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0/ta2559.htm

[2] Joseph S.P. Ting. A Preliminary Study: Prominent Figures in the Hong Kong Cemetery at Happy Valley.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2008), p.40-41.

[3] Queen’s College History Museum (Hong Kong). “People of QC”. From website:  https://www.qc1862.org/qcpeople

[4] Bickley, Gillian. The Golden Needle: The Biography of Frederick Stewart (1836-1889).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1997), p.2-6.

[5] 古物古蹟辦事處, “中央書院舊址” , 摘自網頁: https://www.amo.gov.hk/b5/trails_sheungwan2.php?tid=15

[6] 喻本伐; 李先軍. 拓展時期的香港教育(1860-1911年). (編) 方駿; 熊賢君. 香港教育通史. 齡記出版有限公司. (2007), p.112.

[7] 羅婉嫻. 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8), p.79.

[8] Stuart Wolfendale. Imperial to International: A History of St John’s Cathedral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 p.68.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