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修會多作扶貧、醫療的工作,同時也辦學,但基督學校修士會的成員們,都選擇做平常的教徒,當教師,不擔任教會事務,全心致志,竭盡一生奉獻給教育。
修士會的創立及宗旨
修士會的創辦人是聖若翰喇沙(St. John Baptist de la Salle),1651年出生於法國一個地位崇高及富有的家庭,27歲被任命為司鐸。他察覺當時有很多在街頭流連的孩子,父母無暇照顧,家境貧困,無錢上學。他體會孩童若有基本的教育機會,不但可造福社會,也可引領孩童們認識上主。於是他變賣家產,開辦學校,培訓老師,教授街童基本的讀、寫和計算,也教他們教理,以及待人之道。他的理念逐漸得到一班志同道合的青年支持,組成一個小社團。1680年決定成立修會,稱為基督學校修士會(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或稱喇沙修士會De La Salle Brothers),是首個沒有神父的天主教組織,成員是修士,不作牧養教會,只作教師。若翰相信有好老師,才會有好學校,所以很重視師資培訓,並會代各堂區訓練教師,所以被視為現代師範學校之父。
若翰的理念,得到很多人的欣賞,被邀請到各地開辦學校,1688年起,修會的工作範圍發展至巴黎和法國其他地區,發展非常迅速。今天,這個組織在80個國家和地區興辦學校,包括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組織總部由一名最高長老(Superior General)會同長老會議(General Council)領導。
修士會在香港
在香港,自開埠以後,人口日益增多,需要入學的兒童也日多,當時米蘭傳教會的高神父(Timoleone Raimond, 1874年被祝聖為主教),為了能夠讓孩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斷請求派遣修士到香港來。終於在1875年11月,6位豐富經驗的修士教師踏足香港,從此有了香港喇沙會。修士們先接管了西環感化院及1864年成立的救世主書院(St. Saviour’s College),並把後者易名為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由於前一年,澳門曾遭遇風災,很多樓房被摧毀,不少葡國人移居香港,都希望兒子接受英語教育,因此學生人數急增。高主教於1876年6月在堅道買下一塊地,作為聖若瑟書院的新校址,兩年後有華人學生入學。由於學生人數上升,1918年,學校購入在堅尼地道7號的舊德國會址作校舍,成為聖若瑟書院的現址。今日,1920年建成的校舍北座及1926年建成的西座已被列為法定古蹟,而於1935年擴建的堅尼地道26號也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因為九龍區人口增加,學位需求甚殷,為免學生每天都長途跋涉渡海來港島上學,喇沙修士遂於1917年在漆咸道開辦聖若瑟書院分校。其後,在界限街購地擴充,1932年發展成喇沙書院,並且入學人數激升,至1939年學生已逾千。可是,太平洋戰事發生,政府徵用校舍,喇沙會的修士轉而提供醫療協助。日治時期,校舍被日軍所佔,改為醫院、監獄等軍事設施,修士被驅逐,避難至鄰近地區,或被囚於集中營。戰事結束,1946年學校重開,學生人數持續增長,學校分成中學和小學兩部分。1957年,喇沙小學成立。
50-60年代國內政局動盪,大量人口遷到香港,學位需求甚殷,1964年喇沙書院開辦夜校,但由於夜校限制甚多,遂接受陳經輪先生捐助,在何文田採石山建校,改為日校,命名為陳瑞祺(喇沙)書院,以紀念其父親陳瑞祺先生,1970年正式開幕。
以教育為職志
這些學校的建立和發展,為喇沙會學校在香港的發展奠下了鞏固的基礎,得到香港市民的支持及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在50至70年代,喇沙會學校相繼創立,除了上述的學校外,還有上水喇沙中學(1965)、聖若瑟小學(1968)、張振興伉儷書院(1971)、陳瑞祺喇沙小學(1973)及聖若瑟幼稚園(1974)。總計有5間中學和3間小學。
從1679年,當年只有28歲的聖若翰喇沙開辦第一間基督學校起,到今日已經歷了三個世紀,基督學校修士會的教師們,仍以熱誠的態度去完成上主所付託的使命,全心投入為青少年謀福利的工作。在香港,修士們辦學的熱誠同樣未退,為香港培育了很多政界、學術界和宗教界的人。
可參:
香港喇沙會https://www.lasalle.org.hk/pages/pages_tc.php?name=journey_c
喇沙書院https://www.wikiwand.com/zh-cn/%E5%96%87%E6%B2%99%E6%9B%B8%E9%99%A2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