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多尼堂(St. Anthony’s Church)的歷史至今已有百餘年,是港島西區內現存最悠久的天主堂,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需加以保存。教堂兩旁先後建了聖安多尼學校(1963年)和聖安多尼會院(1966年),都已列為三級歷史建築,需要保存。加上聖類斯中學,形成一組建築群,雄踞港島西區第三街至薄扶林道一帶。這些都屬於慈幼會所管理。
十九世紀中期,天主教在香港已有牧區。當時的港督羅便臣爵士撥地予天主教區開辦一所「養正院」,專門收容少年犯和露宿街頭的孤兒,教授他們謀生技能,是當時唯一的感化院。1850年,「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改稱宗座外方傳教會Pontifical Institute for Foreign Missions)在意大利米蘭成立,1858年派遣首批傳教士來香港。1864年,米蘭會的會士接辦養正院,建立一小教堂,奉聖安多尼聖師為主保,這是天主教會在港島西區建立的首個傳教點。天主教每個聖堂、機構、團體,都會選擇一位或多位的聖人作主保,祈求該聖人保守,稱為主保。
因修會的資源不足,養正院1875年由基督學校修士會(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即喇沙會De La Salle Brothers)接辦,雖然物資十分短缺,修士們盡努力將教導所逐漸變為一所有益社會的工業學校。1908年易名為聖類斯工藝院和西環孤兒院。到1921年兩者都由美國瑪利諾男修會接管,教堂也遷往第三街。可惜因人力財力所限,五年後修會將管理權交給鮑思高慈幼會。
鮑思高慈幼會(Salesians of Don Bosco)也是一個男性修道團體,1927年修士抵達香港不久,便接辦工藝院,並努力傳教。1933年,區內教友近千人,原址不足應用,慈幼會決定要在工藝院毗鄰斜坡重建聖安多尼堂,1933年舉行奠基禮。可惜遇上經濟不景,所籌得的款項僅足以興建地基和薄扶林道的護土牆。接着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工程被迫擱置。戰後,當時教堂的主任司鐸親往美國勸捐,加上全堂區教友鼎力支持,開始動工。1953年,教堂在主保安多尼的瞻禮日落成,正式使用,直到如今。堂內有聖安多尼像,1996年在聖安多尼冊封為教會聖師的金慶日子,將附有証書的聖安多尼聖髑(聖人的皮膚)安放像前。2009年,教堂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即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慈幼會向來重視青少年的教育,於1927年接辦了聖類斯工藝院後,為學童提供工藝技能訓練。開始時舉步維艱,經一番努力,逐步建立各項基礎,抗戰期間仍能繼續辦學。1935年,「香港仔兒童工藝院」(今香港仔工業學校的前身)開幕,工藝院便把工藝科目轉移往該院。學校轉為文法中學,1936年建成了新教學大樓,擴充為聖類斯中學,今日已是香港的名校之一。
聖安多尼堂最大特色,是從戰後開始、每年11月舉行「聖體出遊傳福音」巡遊禮,巡遊隊伍當中包含舞獅和福音粵曲等「本地」表演元素。巡遊禮曾間斷了近30年,2001年在聖體聖血時節,恢復出遊。
可參:
https://www.anthonychurch.org/zh/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