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天主教的教區中樞座落於中環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座堂毗鄰設有教區中心處理教務,也有香港明愛(Caritas Hong Kong)總部和明愛轄下社會服務中心。座堂屬香港的歷史建築,1889年及1992年郵政署曾先後用主教座堂的圖案出版紀念郵票。
香港天主教的教務原隸屬澳門教區管理。其後,羅馬教廷於1841年在香港設立宗座牧區,開始計劃在香港建造一座永久教堂。1842年香港政府同意將砵典乍街和威靈頓街交界的一塊土地供天主教興建聖堂,翌年落成並祝聖,定名為聖母無原罪教堂。當時的教堂由草蓆蓋搭而成,非常簡陋。
其後,因教友增加,也有教友從澳門移來香港,地方不敷應用,教堂遂進行擴建。1859年在擴建工程接近完成之際,遭嚴重焚燬,需要再重建,其後又在1872年再遭火焚。
當時,香港正蓬勃發展,教堂所在地環境複雜和擠擁,教區決定把教堂遷往他處。1881年購置堅道16號現址,並得到香港政府撥出今堅道一處用地,興建第三代教堂,成為現時的教堂,將不少原用的設施也遷於新堂之內。於1888年聖母無原罪節日(12月8日)前夕舉行落成並首次獻祭典禮,翌日正式開放啟用。威靈頓街舊址則於1886年出售被拆卸。1946年,香港牧區由於教友人數增多,由宗座牧區升格為教區,聖母無原罪教堂因而升格為主教座堂。
教堂是一座歌德式的建築物,由倫敦一間公司負責設計,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其中經過不少復修。木造的屋頂因受白蟻侵蝕,於1952年改為混凝土。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遵照進行改革的指引,聖所也於1969年重新佈局。其後於1988年進行修復屋頂工程,也安裝了空調系統。
教堂於1990年被香港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具有價值的三級歷史建築,教區於是在1997年起為座堂進行保育,以保存座堂內所存有的文化遺產,整個計劃耗資110萬美元,於2002年完成。因為保存得宜,2003年榮獲聨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奬,由亞太區文化顧問Dr Richard Engelhardt親臨香港頒發該奬項。香港政府也於2010年將之改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認為有特別價值,必須盡可能予以保存。
教堂於1888年落成啟用後,曾在1941年被日軍炮彈擊中一根石柱,但在日治期間,卻因教區直屬意大利,而意大利並沒有參戰,故免受破壞,所存的檔案亦無損。
座堂前面有一個廣場,可用作舉辦不同活動。教堂的形狀像是一個拉丁十字架,堂內有四個小堂,分別是聖體小堂,福傳小堂,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及亡者小堂。主祭台的雲石地板下面安放了10位聖者的聖髑(指聖人小部分的皮膚或骸骨),小祭壇後方祭衣房門口的地底,安放了香港天主教首任監牧若瑟神父(Fr. Theodore Joset)的遺骸。正對著這石碑的牆上,原放有一尊木刻的聖母像,頭戴皇冠,腳踏蛇頭,稱為「無染原罪聖母」,是1954年聖母年時由全港天主教女學生捐贈的。2008年這聖母像被移到旁邊的福傳小堂,代表聖母陪伴香港教區成長。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