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醫療傳教士開始把西方醫學介紹給東方。他們的使命,是藉著優質的醫療服務,彰顯基督教的信仰價值。而且為華人提供專業訓練,促使醫護技術在本土生根發展。除了傳教士以外,也有一些沒有加入差會的好西醫,在港以醫療關愛服侍港人,這些關愛使者,為香港的醫藥和衛生的現代化,作出巨大貢獻。
現今香港社會視公共醫療服務為基本福利,但在香港開埠初期,提供專業又廉價的醫療服務主要是由傳教士來擔當的。1842年,香港剛成為英國殖民地不久,雒魏林醫生(Dr. William Lockhart, 1811-1896)便前來香港。倫敦傳道會差派他在香港興建醫院,可惜他只短暫停留,未看到成果便要離開。交由合信醫生(Dr. Benjamin Hobson, 1816-1873)接任。
合信醫生一來到,便觀察到本地華人急需醫療設施。於是他將澳門的傳教醫院遷移至香港摩理臣山。除了在港治療病人和管理這所醫院以外,他還銳意培訓學生助理。他還嘗試與醫學外科協會共同合作,建立一所醫學院教授醫學,可惜不能開花結果。更遺憾的是,傳道會醫院亦於1853年宣告停辦。一直到28年後,開辦醫院的構想才再有進展。
興建醫院能夠再度萌芽,要從楊威廉醫生(Dr. William Young)說起。他是位加拿大籍的蘇格蘭人,在愉寧堂聚會。文獻上暫時找不到他來港的目的,亦沒有顯示他是傳教士,卻熱心渴望香港華人能接受西醫,身心得到保障。他於1881年提議倫敦傳道會與商人共同成立醫務委員會(Medical Mission Committee),為華人提供義診,藉專業關懷創建傳講基督大愛的平臺。當時他來港執業了三年。
他的倡議得到雅治牧師(Rev. John Edge)的和議,雅治牧師當時主理太平山區的免費女子學校,這間學校是倫敦傳道會設立的,位於現今蔔公花園旁的普義街福音堂,即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的前身。
楊醫生與雅治牧師邀得商人戴維斯(Henry William Davis)擔任醫務委員會的主席,而倫敦傳道會有兩位牧師參與,商界委員還有怡和公司及連卡佛公司的代表。委員會決定在貧困地區開設一間診所,他們認為太平山區是尚佳的選址,那裏人口眾多,衛生問題嚴重。因此委員會向普義街的福音堂借用一間房開設了「那打素診所」(Nethersole Dispensary),名字是來自主席戴維斯母親的姓氏。這家診所由楊醫生負責提供義診,同時他也希望能成為倫敦傳道會支持的全職醫生。診所每星期開診兩個早上,楊醫生不收診金,而所需的藥物費用則由戴維斯來支付,開辦首年已為980人提供西醫服務,揭開香港醫療宣教歷史新的一頁。
雖然當時已有首間公立政府醫院(國家醫院, Government Civil Hospital),但收費高昂,華人亦懷疑西醫的成效,一般平民百姓都不會去政府醫院求診。相反,楊醫生的診所卻大受歡迎,驅使醫務委員會考慮擴大服務,興建醫院。委員會通過建院計畫後,倫敦傳道會同意撥款,支持醫院購買土地。條件是他們的代表,在醫院內有傳教的自由。事實上,這筆錢是通過出售下市場堂(Lower Bazaar Chapel)會址而籌得的,倫敦傳道會自然期望獲得醫院的全盤管理權。但委員會卻反對,認為應該共同管理,而且委員會還應享有委任醫護職員的投票權。相方最終未能達成協議,興建醫院之舉也擱置了一段時間。
及後何啟爵士為了紀念他的愛妻雅麗氏,願意捐出大筆款項,於是建院計畫便得以重啟。自此香港首間給貧困華人使用的慈善醫院正式成立。另一方面,當初醫務委員會籌畫興建醫院時,也期望隨著醫院的建立,可以開辦一所醫學院,給本地華人提供專業的西方醫學培訓。此計畫得到白文信醫生(Dr. Patrick Manson, 1844-1922)的熱烈支持,在1887年成立香港西醫書院,致力提升訓練本地醫護團隊的質素。香港醫學之所以能發展起來,抱著大使命來港服侍的醫生功不可沒。
1894年太平山區一帶爆發鼠疫,病毒在密密麻麻的破陋房屋之間傳播,為了剷除鼠疫的威脅,政府拆卸這區所有房屋,福音堂的土地於是被政府立例收回,教堂要搬走。重災區移平後留下一片休憩的地方,變成了現在的蔔公花園。
鼠疫最嚴重的時候,兩所倫敦傳道會的醫院——包括1887年建成的雅麗氏利濟醫院(Alice Memorial Hospital,原址位於中區荷裏活道與鴨巴甸街交界),以及1893年建成的那打素醫院(Nethersole Hospital,原址位於般含道)——因為太接近屬於重災區的太平山區,而被迫暫停開放。不過,兩間醫院樓房本身卻繼續奮勇抗疫,收留了一些住宅受到傳染病污染的信徒。
資料來源:
[1] 余偉剛, “醫療宣教的使命承傳”, 基督教週報, 2019年4月7日, 摘自網頁: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9/ta2037776.htm
[2] Gerald H. Choa. “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0), p. 167-171.
[3] Faith CS Ho. “The beginning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125 years ago…its unique features in comparison with similar efforts in China”. 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18,6 (2012), p. 544–550.
[4] 羅婉嫻. 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8).
[5] 浩然, “那打素醫院始創是一間診所”, 基督教週報, 2007年4月15日, 摘自網頁: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7/ta14345.htm
[6] 林偉廉, “香港醫療傳道的中流砥柱—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基督教週報, 2019年1月27日, 摘自網頁: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9/ta2037477.htm
[7] 中華基督教會聖光堂.“聖光堂簡史”. 摘自網頁: https://m.cccskc.org/%E6%9C%AC%E5%A0%82%E8%B3%87%E6%96%99/%E8%81%96%E5%85%89%E5%A0%82%E7%B0%A1%E5%8F%B2
[8] 羅民威,愛在鼠疫蔓延時,時代論壇,長河逐浪,2018年4月27日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4419&Pid=105&Version=0&Cid=2041&Charset=big5_hkscs
(按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