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诺撒仁爱女修会(Canossian Daughters of Charity)在坚道的总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名为圣心教堂,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即具特别重要价值,须尽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筑。教堂在香港总部的后座,所以很少人知道有这教堂的存在。
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是一个天主教修会,总会设于罗马。1808年由贵族信徒玛大肋纳嘉诺撒(Magdalene of Canossa)和同伴创立。1860年派遣6位修女到香港,开始海外传教的第一站,十多年后也在澳门开始工作。6位修女于当年4月12日抵港,获葡籍教友捐出坚道的楼房,5月1日便创立了「意大利修会学校」(后来成为的「嘉诺撒圣心书院」),只招收外籍男女学童,以英语及葡语为授课语言;再10天,在两名本地女孩的协助下,创立了「培贞中文学校」,招收中国籍儿童入学。1861年建立小堂让大家聚会崇拜。
修会的宗旨是按照环境及时势的需求,从事教育丶牧灵丶医务丶社会福利的工作。1869年,修女们为照顾湾仔贫民区的失学儿童,在坚尼地道创办了圣方济各学校(即今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为男女小孩提供免费教育。年轻的修女们凭着信念和决心,面对当年的流行病、自然灾害和社会环境不稳定的香港,为居民带来了希望和宽慰。
1870年代,修会获得了坚道的土地,用来兴建学校、医院和孤儿院。1907年再建成「痛苦圣母小堂」,是第二代教堂,称为「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教堂」,存留至今。建筑风格属文艺复兴式,左右对称,两旁各有一钟楼,是香港罕有的双塔式建筑物。立面有6根科林斯式圆柱贯穿上下两层,倍觉庄严。教堂曾于1937年及1980年扩建。顶部在日战期间受砲火破坏,曾进行数次修复,2007年重盖屋顶。虽几经修复工程,教堂内仍然保存了不少原有摆设及装饰品。(内部设计及摆设)
教堂现时主要供修会使用,修院本身不对外开放参观,然而修院设立了藏品丰富的「历史馆」,展示修会历来在中华大地以至东亚的工作。团体可以预约参观,修会乐于安排导赏。
修会作为香港重要的办学团体之一,最早的是上面所提到1860年创立的意大利修会学校,1937年和培贞中文学校合并,正式命名为嘉诺撒圣心学校,专收女生。1960年,创校百周年,再订名为「嘉诺撒圣心书院」。到1970年代,校舍日渐破旧,有发展商愿意拨出置富花园旁一幅土地,并负责兴建新校舍,1981年圣心书院迁校。旧址发展商建成今天的嘉兆台,只遗下一幅旧石墙和石级供缅怀。第二所学校就是1969年在湾仔坚尼地道开办的圣方济各学校。1880年又在九龙区为弱势儿童提供教育服务。1897年,修会到渔村香港仔兴办学校、医院、孤儿院,服务贫苦大众。至今,在全港共开办了17所学校,包括11间小学,6间中学。
医疗方面,1869年修会接办湾仔圣方济各医院。1929年又在旧山顶道兴建嘉诺撒医院,取代坚道的意大利修会医院。战后,1959年旧山顶道的嘉诺撒医院重建完成,圣方济各医院结束历史任务,旧址成为「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
百多年来,修会先后在湾仔开办弃婴院、医院、妇女庇护所、老人院和学校等,惠及普罗大众,后则主力发展教育。上世纪70年代关闭了孤儿院,又将修道院部分改建为商科学校,可惜商科学校于2014年因收生不足而停办。
正如意大利驻香港总领事孔德乐(Clemente Contestabile)于2020年4月在《明报》(2020年4月12日)所写的:这6位意大利年轻修女推动和平、关怀和团结的信念,在现今的香港仍强烈地回响着。这个强而有力的信念,感染着香港、意大利以至全世界所有人去面对这个严峻的时刻。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