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Former French Mission Building),位于中环炮台里,1989年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迹。1997-2015年为香港终审法院所在地。
大楼前身名为「庄士敦楼」,初建于1843年,1890年更名为「比更士菲楼」(Beaconsfield House),以纪念当时英国首相拱北爵士,所以华人一般称「拱北楼」。大楼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同风格的建筑现时在香港已所剩无几。整座大楼以花岗石和红砖盖成,楼高三层,并附有地窖及角楼,而北面有一座圆顶的小教堂。
1915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购入该座建筑物,重建作为行政总部之用途,修葺工程于1917年3月完成,外观一直维持至今。日治时期曾征为日本宪兵总部。1953年,香港政府购回大楼,供不同的部门使用。
大楼的外墙现时依然保留着当年的若干标志,其中一个是「MEP」。M的法文原字,相当于英文的mission,即是「使命」;E相当于extra-territory,即是「海外」;P就是Paris,即「巴黎」。整个标志就是巴黎外方传教会。
巴黎外方传教会是一个法国天主教的男性使徒生活团,由两位法国籍在安南(今越南)的主教方主教(Fr. Pallu)和朗伯尔主教(Lambert de la Motte)于1660年在巴黎创立的,先有修道院,专门培育前往中国、安南等亚洲地区的会士。总部设于巴黎,1664年得到罗马教廷正式批准。与传统的修会不同,传教会全力往海外传教。最初,办事处初设于澳门,1847年迁移到香港,设在中环史丹顿街。他们是继方济会士抵港的第二批欧洲修士,应当时在香港同属巴黎外方传教会修士的科嘉主教(Theodore-Augustin Forcade)之邀前来。所以当1851年科嘉主教退休后,这些修士大都转往广州或日本,他们等待已久的目的地。只有一人留任为圣保禄仁爱会「圣童之家」的神父。
1885年传教会把设在澳门的纳匝肋修院迁来香港,向太古洋行购地,在薄扶林道(今薄扶林花园附近)建太古楼,并设立纳匝肋印书馆,为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教会印刷有关书籍。也为方便员工教友,兴建露德圣母堂并附设学校。1953年,传教会撤离中国,印书馆随之关闭。今日,露德圣母堂则移到置富径。
该会在香港留下的建筑尚有在港岛薄扶林村附近的伯大尼修院和今日的香港大学的大学堂。
伯大尼教堂(Béthanie)于1875年建成,本供东亚区传教士病后休养之用。1953年传教会撒离中国后,修院的疗养院角色逐渐减低。1974年传教会出售物业予地产商,本计划拆卸兴建住宅,其后为香港政府购入,于2013年列为古迹。现供香港演艺学院使用,为伯大尼校园。修院主要由小教堂、疗养院和工人住宿区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小教堂最具特色,是美仑美奂的哥德式建筑,可供借用作举行婚礼之用。
至于香港大学大学堂,属传统住宿舍堂之一,毗邻薄扶林水塘,揉合了都铎及哥德式建筑风格。本是苏格兰商人德格拉斯(Douglas Lapraik)于1861年所建成,1894年由巴黎外方传教会购入,易名为拿撒勒楼,并进行大规模重建。二战香港沦陷,曾被日军征用。传教会淡出香港后,香港大学将之购入,1956年开始用作大学男生宿舍及命名为大学堂至今,于1995年列为法定古迹建筑。
巴黎外方传教会至今,一直履行当年教廷的指引:要将信仰带给人,而不是文化;不单要保护当地文化,更要适应和学习。这与传统的传教工作略有差别。
2008年10月1日传教会在香港主教座堂庆祝该会创立以及到亚洲传教350周年,该会香港区会长林铭神父表示,感谢上主让传教会在亚洲传教350年,建树地方教会,今日亚洲教会能在世界各地活跃地参与传教工作,这表示亚洲教会已经逐渐成熟,是可喜的现象。可参:
认识巴黎外方传教会(全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PibDr3zkM
https://www.hcd.org.tw/index.php/2013-10-23-09-46-61/2014-04-02-11-18-22/1009-2015-07-29-07-39-43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