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列啫士街公理堂对面,是历史悠久的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必列啫士街会所,原名为中央会所。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全球基督教青年会运动的其中一员,本着「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基督精神,联合同道,推广天国,致力倡导及培育青年肩负社会责任。香港青年会的存在,对培育青年、促进当时香港的新文化运动,可说贡献很大。
1901年,一批教会的信徒领袖和牧者,如马应彪、马永灿、王国璇、王棠、郭泉、林护、郭乐、张祝龄等,不少在外国信主,认识西方事物,在国外曾参与青年会的活动,这是当时国外很受欢迎的青年组织。为让香港的华人有机会认识青年会,参与各项活动,在香港购地兴建会址,创办青年会。
1905年,约翰麦花臣(John McPherson)从加拿大来港,担任香港青年会的总干事,负责开拓。他一直服侍了三十年,直到1935年退休为止。麦花臣攻读哲学和神学,活跃于会社活动,曾到偏远的海岛当宣教士,又做过监狱事工、校园工作、扶助弱势群体等全人关怀的工作。他把这些经验带来香港,在青年会开办多元性的活动,解除华人对基督教信仰的戒心。
他带领青年会锐意用软性的方式,创办很多有益身心的项目,提升香港华人的文化视野,扩阔世界观;又有夜间课程,为在职的人士提供进修机会,增长知识和职业技能。当然,少不得的是圣经班。藉着这些服务,在身心康健、社交、灵性和职业上,带来全人的关顾,并使人认识基督。因为贡献良多,政府把位于旺角的麦花臣游乐场及麦花臣场馆都以他来命名。
成立早期,是中、西合一的年代,称为「香港基督教青年会」,只是分为「华人部」和「西人部」。初期租用德辅道中27号作为集会场地,开办「汉文日馆」,这是日后办学的基础,同时也继续为青少年提供各类活动及服务。至1908年,两部分别扩展为独立的青年会,华人部于1911年定名为「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因为会员数目日增及事工拓展,于1910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决定自建会所,建筑费得到北美协会以及本地多位华商合力捐款筹集,选址中环楼梯街,因为当时本区很多华人聚居,加上1913年已在附近的必列啫士街设立学生宿舍,故定址此处。1915年动工,1918年落成,楼高六层,以清水红砖为外墙,成为外貎的一大特色,更加入中式琉璃瓦以及两侧入口的中式牌坊为设计元素,是一所中西合壁的建筑。
会所建成后,称为中央会所,设为青年会的总部,也是当年华人聚集的主要场所。会所内设有大礼堂、交际室、西餐厅、小讲堂、健身室、会友宿舍、图书馆、游泳池、汉文日校、工商夜校等,不但设计前卫,服务多元,设施也呼应了奠基石上所刻的「甘为众役‧致众获救」两句格言。尤其所设的冷暖水泳池以及悬空的镬形跑道,是全港首见,不仅提供最前卫的运动设施、健身服务以及接触西方玩意的机会,更配合当时社会提倡「体育救国」的理念。这两个设施至今仍然开放供会员使用。
由于设备完善,二十世纪初期很多重要的活动和大规模的演讲、展览都在此处举行。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1927年,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应青年会与香港大学的邀请,在此处发表了两场演讲,推动白话文,大礼堂600多个座位均无虚设。1936年,为改变华人奢侈婚嫁的风俗,又在此举办全港第一次集体婚礼。此外,青年会多届会长、董事及夫人都积极参与当时香港的「反蓄婢运动」,创办者之一的马应彪,其夫人马霍庆棠更是香港反蓄婢运动主要的女将,其后她也协助创办香港女青年会。所以,青年会被称为在香港传播新文化思想的先驱。
香港日治时期,中央会所被征用作日语及德语学校,暂停一切活动,只集中救伤工作和收容居民避难,更把游泳池的水抽干供防空署(Air Raid Precaution Department)的志愿人士休息。香港重光后,会所积极恢复各项服务,并继续拓展。
1966年,九龙窝打老道23号楼高20层的窝打老道会所大厦落成,总部迁此。但中央会所现仍用作社区中心及庇护工场,2009年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2018年11月庆祝一百周年,举办各项活动与市民同欢。
今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港九各区都设有会所、在各大学成立青年会、开设庇护工场,从事社会服务;同时也开办幼儿园、中小学、专业书院和基督教事工学院。实践于1901年创立时的宗旨和目的:「按照耶稣基督的教训,在青年人中,培养基督的品格,和建立基督服务的精神」。
可参以下各网页:
https://www.ymca.org.hk/bsc/index-zh.php
https://www.ymca.org.hk/zh-hant/node/28
http://app1.rthk.org.hk/special/hkhistory/info.php?id=7
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1/ta23322.htm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