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禄女修会(Sisters of St Paul de Chartres)在香港受人注视,因为设有著名的女校和医院,但她们的服侍不始于办学,怜恤孤寡、助弱扶贫是她们来到香港最早的服侍。
修会的成立
修会源自法国。1696年,先有4位法国年青的女子带着爱,到一条小村子里教授女孩缝纫和烹饪,照顾穷人、儿童和病患者;其后,服务延伸到其他村子。1708年,法国沙尔德教区的主教保禄葛德马烈(Bishop of Chartres, Mgr. Paul Godet des Marais),邀请了几位年青女子到当地服务,同时也把自己的名字让她们成立修会,称为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鼓励她们效法保禄(即保罗)的传教榜样。
修会的工作很快便发展到法国不同的地方,甚至远离法国本土,1727年首次到从未有修会到过的南美洲的嘉应及法属的圭亚那,当时这两个是法国政府递解战俘、囚犯的殖民地。其后,于1848年,修会应香港代监牧科嘉(Theodore-Augustin Forcade)主教的邀请,派修女到香港。十多年后,于1860年,修会也派人到越南,并且伸展到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菲律宾等地,在当地开办孤儿院、学校、诊所及疗养院等,而香港则成为修会在亚洲的中心。300年后的今天,圣保禄修会的修女已分布于五大洲中的26个国家。
修会在香港
在香港,1848年,4位修女在海上航行了4个月后,抵达香港,随即投入照顾弃婴的服侍。当时,湾仔已有不少天主教修会在此处展开慈惠工作。这地区华洋杂处,居民有贫困家庭、低层文职人士、单身的外籍人士,有黄色事业,也有不少弃婴。修女招募信徒团队一同悉心照料弃婴,到了这一年终,已收容了170位儿童。由于孤儿、弃婴人数日渐增加,1851年修会觅得湾仔区一所较大的房子,命名为「圣童之家」,因为得到法国「圣童之家」(Asile de la St. Enfance)的资助。修女对孤儿的照顾是「由摇篮到坟墓」,教他们读写、算术,也教谋生技能,和作教理的培育,其中有不少获得本地及外地人士收养,也有为他们物色敬虔的婚姻对象。随着开展各类的仁爱工作,也辟一处为「仁济之所」收纳伤残、瞎眼和聋哑的人士,教之以生活上各种技能。
需要照顾的人增多,来到香港的修女也增多,而且除了要找合适的地方,也需要财政,遂向法国总部申请资助,也教授孤儿们制造花边、刺绣等手工艺品出售,并且举行卖物会等活动来筹款。1876年,修会为欧籍儿童开办一个班级,教授法文等,取录了12人,也开始了寄宿学校。
1894年,香港发生了一场严厉的淋巴腺鼠疫,病者以至死亡的人很多,孤儿骤然增多,老年人也失去依靠。修女领受了建立一所医院的旨意,在毫无计划下开始医疗的工作。1898年初,「圣保禄医院」开幕。1908年也在跑马地兴建了「加尔瓦略山」会院,照顾患病的婴儿和长期病患。
修会的仁爱工作不断的扩大,到了十九世纪末,在湾仔开办了修院、给献身者的初学院、孤儿院、育婴院、工艺室、教室、医院及药房等,还有一所寄宿学校。众多的工作因土地的空间有限,发展受到阻碍。
在香港的扩展
到了1914年才有了转机。一个棉纱厂计划转往上海发展,遂出售在铜锣湾的一块土地及厂房,修会得到赞助人的支持,以合理价钱购得,用了三年的时间,将这块土地改变成为一个小社区,并把所有的工作都迁移到这个地方来。原有的棉纱厂的土地成了一所修院及初学院、一所孤儿院、一所英法文学校以及一所圣保禄医院,至今,圣保禄医院(俗称法国医院)、圣保禄书院、修院和基督君王小堂仍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修女在九龙半岛开始兴建第一座房舍,开办孤儿院和诊所,其后发展成为圣德肋撒医院。同时也在九龙、新界开办学校。
时至今日,修会在香港负责2所医院,1所护士训练学校,4所中学,2所小学,1所幼稚园,2所幼儿园和两所避静院,为香港培育了很多人材。而愿意委身服侍,成为修女的华人女子也不少。
福传万邦
香港的修女除在本地尽心服侍外,也到其他地区兴办慈惠工作。1960年11月,修女到了台湾,在桃园开始门诊服务及牧民工作。五年后,建立了台湾圣保禄医院。自此,在台湾落实服侍,至今有一所医院和两座宿舍。
修女也往澳洲,1986年在南威尔斯成立圣保禄国际书院,是一所男女寄宿学校。1992年在布里斯本成立「圣保禄村」,为高龄市民提供住宿,受照顾及帮助,也建有教堂。此外,也开拓了在悉尼的传教事工和服侍。
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的修女们,遵照上主的旨意,奉献自己,拓展神国。她们带着基督的爱,远涉重洋,来到香港、中国等亚洲地区,不但帮助很多贫苦无依的人,医治照顾病患,同时也把教理传给他们,完成上主福传万邦的心意。
可参:
http://www.srspc.org.hk/tc/index.php
http://www.spcspr.edu.hk/sistershkc.htm
申颂诗着,冯彩华译〈沙尔德圣保禄女修会在香港〉,夏其龙、谭永亮编《香港天主教修会及传教会历史》(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2011)
(按图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