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多尼堂(St. Anthony’s Church)的历史至今已有百余年,是港岛西区内现存最悠久的天主堂,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需加以保存。教堂两旁先后建了圣安多尼学校(1963年)和圣安多尼会院(1966年),都已列为三级历史建筑,需要保存。加上圣类斯中学,形成一组建筑群,雄踞港岛西区第三街至薄扶林道一带。这些都属于慈幼会所管理。
十九世纪中期,天主教在香港已有牧区。当时的港督罗便臣爵士拨地予天主教区开办一所「养正院」,专门收容少年犯和露宿街头的孤儿,教授他们谋生技能,是当时唯一的感化院。1850年,「米兰外方传教会」(1926年改称宗座外方传教会Pontifical Institute for Foreign Missions)在意大利米兰成立,1858年派遣首批传教士来香港。1864年,米兰会的会士接办养正院,建立一小教堂,奉圣安多尼圣师为主保,这是天主教会在港岛西区建立的首个传教点。天主教每个圣堂、机构、团体,都会选择一位或多位的圣人作主保,祈求该圣人保守,称为主保。
因修会的资源不足,养正院1875年由基督学校修士会(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即喇沙会De La Salle Brothers)接办,虽然物资十分短缺,修士们尽努力将教导所逐渐变为一所有益社会的工业学校。1908年易名为圣类斯工艺院和西环孤儿院。到1921年两者都由美国玛利诺男修会接管,教堂也迁往第三街。可惜因人力财力所限,五年后修会将管理权交给鲍思高慈幼会。
鲍思高慈幼会(Salesians of Don Bosco)也是一个男性修道团体,1927年修士抵达香港不久,便接办工艺院,并努力传教。1933年,区内教友近千人,原址不足应用,慈幼会决定要在工艺院毗邻斜坡重建圣安多尼堂,1933年举行奠基礼。可惜遇上经济不景,所筹得的款项仅足以兴建地基和薄扶林道的护土墙。接着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工程被迫搁置。战后,当时教堂的主任司铎亲往美国劝捐,加上全堂区教友鼎力支持,开始动工。1953年,教堂在主保安多尼的瞻礼日落成,正式使用,直到如今。堂内有圣安多尼像,1996年在圣安多尼册封为教会圣师的金庆日子,将附有証书的圣安多尼圣髑(圣人的皮肤)安放像前。2009年,教堂被评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即具特别价值而须有选择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筑物。
慈幼会向来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于1927年接办了圣类斯工艺院后,为学童提供工艺技能训练。开始时举步维艰,经一番努力,逐步建立各项基础,抗战期间仍能继续办学。1935年,「香港仔儿童工艺院」(今香港仔工业学校的前身)开幕,工艺院便把工艺科目转移往该院。学校转为文法中学,1936年建成了新教学大楼,扩充为圣类斯中学,今日已是香港的名校之一。
圣安多尼堂最大特色,是从战后开始、每年11月举行「圣体出游传福音」巡游礼,巡游队伍当中包含舞狮和福音粤曲等「本地」表演元素。巡游礼曾间断了近30年,2001年在圣体圣血时节,恢复出游。
可参:
https://www.anthonychurch.org/zh/
(按图放大)